0到3岁早教有用吗?
Patricia Kuhl是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她的研究显示“婴儿是天才的语言学习者”。1.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0-7岁Patricia Kuhl认为0-7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7岁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开始逐渐下降。在关键时期以前主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无意识的影响,最终演变成可以自如使用的语言。而关键时期以后的语言是主动学习的,比如我们学英语的过程就是通过背单词、记语法等来进行有意识的学习。7岁之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开始下降,17岁之后,语言的学习效率变得很低,基本失去了学习第二语言的天赋。2.婴儿辨别语音的能力远超成人对于婴儿来说,第8-10个月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会默默的专心听大人说话,并在大脑里对语言数据进行收集、统计与分析,建立语言数据库。我们都知道,日语和英语的发音是非常不同的。比如ra和la,这两个发音在英文里很重要,在日语里却没有。在测试中我们看到:一岁之前的日本宝宝能辨认出ra和la的发音区别,而一岁以后就不太行了,原因是日本人无法区分ra和la的发音。也就是说每个小婴儿原本都是世界公民,具备掌握任意语言的潜能,但他在出生的第一年里根据自己生活环境的语言输入,摒弃了一部分用不着的语言能力。这证明,婴儿会自动地搜集、统计数据。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已经不再去搜集这些数据了。换句话说,1岁以下的婴儿接触的语言,将局限他日后的语言发展。婴儿如果经常跟一个发音标准,口齿清晰的成年人在一起,他长大以后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变得“发音标准、口齿清晰“;而成年人要再来纠正自己的发音则困难很多。3.婴儿具有多语言同时学习的能力。Patricia Kuhl研究小组发现婴儿对语言的数据统计不仅限于单种语言,而是你对他说什么语言他就统计什么语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与巴黎第五大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7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两种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并开始这两种语言的学习。双语环境中的婴儿会根据音高(pitch)与发音时间长短(duration)来区分两种具有不同词序的语言。小宝宝的大脑的运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许多,能自动区分、建立好几套语言系统,对婴儿会混淆多种语言的担心是多余的。4.人声的重要性Patricia Kuhl实验室让两组婴儿在8-10个月里学习了普通话,一组婴儿是在电视机前上课,另一组婴儿则通过音频。令人惊讶的实验结果表明:面对电视、音频、文本的学习效果基本无效,只有真人交流才行,也就是说社会认知的脑区控制着婴儿的语言数据统计。
儿童最喜的有什么电视?
首先我还没有小孩😂,但小孩喜欢的电视基本都是动画片,每个小孩的爱好都不同,有的喜欢熊出没,有的喜欢小猪佩奇,我家外甥女就喜欢看小猪佩奇还有彩虹宝宝等等,我家外甥就喜欢看奇奇怪怪的电视动画片,所以爱好不同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
10岁娃娃喜欢看的电视?
适合10岁孩子看的电视剧1、《阿甘正传》 剧中,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 结果发现自己有跑的优势,于是把这点唯一的优点坚持下来,于是自己通过坚持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2、《千与千寻》 孩子的确更容易接受动画片一些,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虽然是部动画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励。 3、《头脑特工队》 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再次展现了皮克斯团队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影片将人类情绪划分为五大类,分别由五个小小人来担任,通过对它们活灵活现的刻画来探索人类大脑的形成。 4、《小孩不笨2》 《小孩不笨2》,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
早教证书怎么考?
可以考育婴师或幼师资格证。育婴师职业定义:育婴师(Raise the baby member)主要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工作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育婴员不少于100标准学时;育婴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育婴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2、培训教师:培训育婴员、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40平方米和相关育婴设备(婴儿床、洗涤用具、婴儿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图书、挂图、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