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息后欧元将何去何从
翁东辉
7月2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游客在意大利都灵安东内利尖顶附近拍照。
其实,无论是货币政策被迫调整,还是欧元近期疲软的表现,终究反映出欧洲经济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高企。
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北溪1号”停止呼吸,欧洲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 德国央行估计,这样的冲击可能会使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个百分点。 欧元区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时隔两年下降,地区整体订单下降,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下滑势头明显,服务业反弹和扩张也开始放缓。 由于燃料和食品价格暴涨,6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达到8.6%的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入冬前会继续上升。
二是内部分歧加剧。
欧元是没有适当国家结构的通用货币,不是一个国家创造或拥有的,欧元区是经济和货币联盟而不是政治联盟。 但是,欧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项目。 其目标不仅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追求比较优势原则加强竞争利用规模经济加强经济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加强欧洲政治一体化。
现实中,不同会员国的观点和理念有很大不同。 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特别重视规则严格和一致性,并希望在规则框架内更好地协调国家政策;相反,法国代表的另一些国家寻求符合该国集权传统的统一经济政策。
三是主权债务危机笼罩在乌云之中。
10年前,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发誓“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崩溃。 没想到现在欧元又到了危险的时候。
欧洲的主权债券/主权债券市场非常特别,债务由成员国发行,但货币由超国家实体欧洲央行创造。 纸币发行权是在金融系统中建立基准无风险资产的基础。 没有欧洲央行的支持,欧元区就没有这样的资产。 所以,欧洲央行事实上是最后的担保人。
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表明,对通货膨胀失控的担忧目前压倒了对衰退的担忧。 加息幅度超出预期,给了市场信心。 另外,为了缓解贷款成本上升的影响,欧洲央行公布了新的债券购买计划,通过碎片防止工具——传导保护机制,帮助意大利等负债累累的国家缓解危机。 欧洲央行有意保持平衡,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避免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负债最多的国家陷入财政困境。 从其难度可以看出,欧元面临的危机可能难以在未来几年内消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