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如何早教,2岁到3岁早教课程?
2-3岁这个时候时期宝宝的脑神经成长最快速,通过音乐融合语言、游戏、律动、唱歌、乐器演奏、即兴创造、表演等综合艺术形式提升宝宝音乐智能,2-3岁宝宝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通过手工美劳、线条画和水墨画、涂鸦等方法结合空间建构等课程,培养宝宝创设涂鸦环境,激发宝宝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判断力
两岁孩子适合哪些早教课程?
2岁阶段,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受和情绪
大脑发育:当孩子能理解、运用和排列更多的词,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后,左脑神经分枝更加密集。随着孩子投入越来越多的假想游戏,大脑负责视觉形象的部位继续成长。随着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左右脑分工更细。
阶段目标:产生思想。
父母职责:进入孩子的想象世界,在他的假想游戏中扮演角色。针对孩子的兴趣、愿望,甚至抱怨,与他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能力测评:
(1)孩子是否会用语言,或发出明显想要说某个字的声音,来回应跟他讲话、陪他玩的人?
(2)孩子是否会模仿熟悉的假装的动作,比如喂娃娃、抱娃姓?
(3) 孩子是否会说一两个字(可能需要父母先说出这个字)比如“奶”“开开”“亲亲”,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4)孩子是否会跟随单一步骤的简单指令,“玩具在那里”或“来,亲亲妈妈”,以满足一些基本需求?
培养原则
★不要依赖拼图、图书、固定模式的游戏、录像或电视来激发孩子思考。
★家长参与孩子选择的假想游戏,比如扮演一只狮子或魔法师。尽管放开去演!利用你的角色与孩子互动、对话、交流情感。
★利用任何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与孩子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他最讨厌的食物,不要玩完就算了,还可以用来作为长时间对话的话题。
推荐方案
1
动作发展
1、大运动发展:
对2岁宝宝来说,基本的大动作都可以掌握了。在这一阶段,应该多让宝宝运动,锻炼身体协调性,培养运动的习惯和兴趣。
家长可以多带宝宝去有运动器械的公园、游乐场等,让宝宝尽情玩耍。爬楼梯、滑滑梯、荡秋千等运动都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
此外,在家中您还可以和宝宝玩“藏宝游戏”,即把一些玩具在家中藏起来,让宝宝找出来。比如,我们可以画一张家里的平面图,把藏东西的地方标出来,和他一起去找,也可以在某个地方给他一些提示等。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寻宝的过程。
这个游戏好玩,但并不只是单纯为了玩和消磨时间。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帮助宝宝建立空间感,发展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能力,这对孩子是很好的思维锻炼。
2、精细动作发展:
2岁的宝宝可以掌握基本的捏、撕、折等动作了,但精细度还不够。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比如把彩纸撕成一定的形状,拼成图案,或者用彩纸和小面团“包糖果”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宝宝的想象力开始快速发展,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彩笔,让宝宝涂鸦,或者买一些拼插积木类的玩具(注意不要让宝宝误食哦~),给宝宝锻炼手部动作。
2
语言能力发展
2岁的宝宝基本上可以说完整的句子了,但发音可能不太清晰。家长在生活中坚持使用正确的发音即可,不必过度纠正发音,也不能取笑、鼓励宝宝的错误发音。
此外,有些宝宝这时说话开始结巴,家长不必惊慌,这是宝宝在学习语言时的正常表现,称为“暂时性结巴”。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冷静处理,并复述正确顺畅的句子即可。
此外,家长这个时候可以多准备一些4-5句的童谣让宝宝读,培养宝宝的语感。
小白兔~白又白~
注意:在这一阶段宝宝的记忆力会非常强,甚至强到“过耳不忘”的程度,但这一阶段宝宝的记忆尚且属于机械记忆,无法理解自己记住的内容。
所以不建议家长在这一阶段教宝宝背诵古诗词,因为宝宝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很可能在上学之前就忘光,导致学习兴趣被减弱。
3
认识能力发展
1、颜色:能认出红色、黄色、蓝色。
2、形状:能认出方形、圆形、三角形。
3、人称:能熟练分清常见亲属的称谓。
4、人体:能叫得上基本的人体器官的名字。
5、环境:能认识身边常见的事物,包括交通工具、家具、饮食等。
6、动物,能认清常见的动物,以及动物园中有特点的动物,比如长颈鹿、大象、犀牛、猴子等。
7、能分清上下和前后,能熟练使用早上、中午、晚上等时间词。
家长在生活中可以给宝宝买一些认知绘本来看,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多和宝宝说,让宝宝把绘本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4
社交能力发展
2岁左右的宝宝还不会合作游戏,但是可以接受“玩具换着玩”。家长可多带宝宝到小伙伴多的地方玩耍,鼓励宝宝多交朋友,分享事物,换着玩玩具。
芽芽,你的粉猪猪和别的小朋友换着玩好不好~
但在这个过程中切勿逼迫,如果宝宝实在不同意,尊重即可。同时可以教宝宝体会他人感受,逐渐教宝宝学会分享。
此外,这一时期,宝宝开始有模糊的是非观,但有时缺乏自制力。家长对宝宝错误的行为不能姑息,应该温和地坚持原则,并且做正向引导。
比如对他说:“芽芽是一个很贴心的宝宝(贴正面标签),妈妈不开心的时候你也会不开心,但是你这样一生气就打人,妈妈就会不开心(体会他人感受),很难过,妈妈相信,下一次你可以好好地跟妈妈说话对不对(提出期待)。”
5
个性发展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逐渐进入“第一逆反期”。这其实是宝宝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的表现,TA开始探索身边的事物,也在探索社会交往的规则。
在这一时期,家长没必要和宝宝较劲,在没有危险,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和宝宝一起多尝试,让宝宝真正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可以”。
此外,当宝宝发脾气时,可以先蹲下来,安抚宝宝的情绪,了解宝宝逆反的原因,再告诉宝宝“想做的事情到什么时候可以做”以及“你现在可以做什么”。
芽芽,我们吃完饭再吃饼干好不好~
否则,就吃不下麻麻做的好吃的啦~
此外,有些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比如摸插座、玩火等,在即时制止后,先冷处理,然后用最浅显、形象化的语言来告诉宝宝为什么不可以。必要时可以借助绘本。
6
行为习惯发展
2岁左右的宝宝可以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了,如吃饭、收玩具、穿衣服、洗脸、洗手、穿鞋等。家长从此时起可以培养宝宝坐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摆碗筷、擦凳子、洗菜,洗袜子内衣等。
此时不必纠结宝宝做得有多好,而是要培养宝宝做家务的兴趣和习惯,让宝宝有成就感,可以多夸宝宝努力认真等。
7
阅读能力发展
2岁左右的宝宝需要在睡前故事的基础上,每天进行10-20分钟的亲子共读。培养阅读兴趣。
在选择上可以注重暖心绘本、互动书、认知书等。如果宝宝在读20分钟后还要读,可以提醒宝宝休息一下,防止产生视力问题。
两岁半的小孩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1岁以下宝宝注意力的时间10~20秒,1~2岁以上约5~8分钟,3~4岁宝宝能集中注意10分钟,4~5岁15分钟左右,5~6岁20分钟左右。
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指,宝宝主动、持续地从事一些活动。主动的注意力才是关键。看电视等属于被动行为,这个专注的时间不算哦。
5岁前的小宝宝,注意力容易分散是正常现象。注意力时间长短,跟孩子的个性,环境,专注的内容,都有关系。
1. 孩子特别喜欢玩,在玩的方便专注力最好
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法,看蚂蚁搬家、扮家家游戏、骑滑板车、玩积木,等等。
我家大宝幼儿园的时候,专注力相对是比较好的,自己喜欢的玩具、游戏和小书,经常玩1个小时。在公园里,看蚂蚁搬家都能看个半个多小时。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度量专注力的方式,专注力是一种习惯,是可以迁移的。小宝宝在哪方面专注,都是可以慢慢内化成习惯的。
2. 宝宝的专注力,你get到了吗
首先,先观察一下,宝宝在哪些游戏上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其次,平常照看宝宝时,如果发现宝宝突然很安静,很专心的在玩,那么尽量不要打扰他。保持家长在他的视线范围内,让他自己玩一会。如果他玩好了,或者需要帮助了,他会自己主动来找你的。
我家大宝小时候,奶奶帮忙照看的,我们经常提醒奶奶,不用打扰他的游戏,让他自己多玩一会,累了就会来找你。
最后,宝宝的玩耍经常是无厘头的,玩到哪算哪。在宝宝自己可控制范围内,他是最自在的。在放松的情况下,宝宝最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尤其是专注的习惯,将受益一生。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专注做某些事情。
3. 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我们都知道,专注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非常重要。家长需要多注意一下3个方面:
1. 尊重宝宝的玩耍
不要轻易去打扰宝宝的游戏,让他有机会,有时间去培养专心的态度,专注的习惯。让宝宝能够独自玩一会。
2. 良好的环境
家里保持安静清新的环境,避免宝宝收到外界过分干扰。吵闹的电视,嘈杂的汽车声说话声,常常导致宝宝无法专注于喜欢的事物。
3. 发现宝宝的兴趣
宝宝对新鲜的东西,兴趣最大。发现宝宝对某些东西的兴趣后,爸爸妈妈可以趁机来训练宝宝的注意力。比如我的大宝有一阵很迷迷宫游戏,我就买了本迷宫游戏书,俩人玩的火热。
4. 培养长期专注的兴趣
宝宝对某些事物很喜欢,但是过几天不喜欢了。家长要观察,如果有必要,找找原因。是太容易玩了,还是能力限制他了。如果恰好想要继续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家长就需要给他有利的支持。
至于早教中心,如果经济跟得上,随你开心就好。
同样,发现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时,也不要过于指责宝宝,最好先查明是什么原因。
对于真正的" 注意力不集中“,即”注意力障碍 ",是需要人为介入的。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是件小事,孩子不懂事,长大成熟后就会好转。其实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开始进行早教晚不晚?
不晚。2岁开始早教是比较好的阶段。孩子这个时候已经能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已经会说话了,这个时候早教可以很好互动,家长也可以听到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2岁早教并不晚的。家长可以选择适合2岁孩子的早教绘本,游戏等早教方式。
关于【两岁宝宝如何早教】和【2岁到3岁早教课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