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早教中心有哪些,孩子对一个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孩子对母亲来说意味着一切,孩子不单单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他更是母亲的希望和精神的寄托……
个人经历我的小儿子常常是个超早产儿,早产儿中也分为几种,普通的早产儿(围产期32-37周)和超早产儿(围产期不足32周)。我亲爱的常常提前了两个月来到人世,所以又被称之为超早产儿。
回想起常常的意外出生,往事历历在目,一切就好像是在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我实在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当初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又一幕仿佛电影一般在头脑中翻开。
人生的回忆就是这样,有痛苦,有甜蜜,有辛酸,有挣扎,有起起落落,有大风大浪,但是每次当你回忆的时候,你都有不同的感悟,人,可以被命运击倒,但是不可以趴下,因为生活这辆动车还要不停地持续下去。哪怕有些人是坐在车上风光无限,但是依旧不能预测前途的风险叵测;哪怕有些人已经被这车卷在了车轮底下,被碾压的一塌糊涂,但是依旧含着泪叫喊着也要笑着活下去。
提前出生那是九月的一天,我刚巧在家休息,羊水毫无征兆地破裂了,我马上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下体一阵接一阵的流水实在吓坏我了,在床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我不清楚自己的命运会如何,更不清楚孩子会怎样。我忽然觉得压力倍增,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太繁杂了,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欺骗自己,羊水破了也很正常,不要太害怕了,可是我还是止不住地浑身颤抖,打着冷战。从羊水忽然破裂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我奔赴的是一场未知的前途,也许坎坷,也许压根儿就是一场虚惊。
没有见红,但提前破水了,而且宫缩的频率又是这么的频繁,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那么孩子自然早产了。而常常一出生,就是一场持久的分别,正如他的提前到来是一场意外一样。
我曾经无比期待着常常的出生,期待着他的降临,挺期待着他像花一样的慢慢绽放,却没有想到他突如其来的一下子就跳了出来。他出生的那一刻,我简直不忍相看,我害怕我的孩子是一个可怕的怪物,更害怕那么年幼那么娇弱那么瘦小的他不能承受眼前的一切。
可是我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心,远远的瞥了一眼常常。常常,和我的长子,澄澄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像一个红皮老鼠,身体绵绵小小细细弱弱的,脸是模糊不清的一团!不过常常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发出清亮悦耳的哭声,他的声音又细弱,而且体重过轻,又有危险,一出生就被带去了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专门为一出生就有缺陷或是提前出生的小宝宝们准备的救助病房。
我只是远远的看了他一眼,看到他小小的脑袋,看到他细弱的身躯,看到他轻轻轻轻地颤动着的身形,看到他几乎像鸡爪一般大小的手指,就被迫和我亲爱的常常分开了!
被迫分开对于一个刚刚生产结束却不得不与孩子分开的母亲来说,这意味着什么?简直就是心神俱碎,肝胆欲焚!在病床上的我,每天都揪着心。孩子的外婆外公,每天都在一直不停的祈祷,希望天上的诸天神佛,希望宁波普陀山最厉害的观世音菩萨,能够帮助常常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
都说生孩子,带来的是希望是幸福是欢乐,因为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更让我们见证下一代的诞生,但是我没有想到人生会有这么多的意外,而这些意外交织的结果就可能是你无法接受的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基本上来说就是医院最消耗金钱的最大的一个坑。其实在里面住院的不单单有刚出生的小孩,还有年纪比较大的一些重症的患者,比如有三四岁的孩子,还有差不多七八岁的莫名其妙得了重症的孩子。里面很多孩子基本上金石无药,得了不治之症啊,唯一庆幸的是常常在里面的情况还不算危重。
伤心到底是什么滋味呢?是心脏又酸又软,又如同乱麻,是心好像被狠狠的戳了几刀吗?其实都不是,我所体验到的伤心,是一种绝望与无力,是你眼睁睁的看着他却无能为力,是你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且压根都帮不上忙的一种无知与无助。原来伤心伤到最痛的时候,不是心,会痛,会疼,会觉得沉甸甸的,而是你根本都没有力气去疼去痛,整个心好像被裹了紧紧的,一层又一层的保鲜膜,完全没有感觉了。
时乖命蹇我设想过了一千种一万种的可能,如果孩子真的出生了,因为提前了太久导致孩子发育不完全,所以体质特别差,身体不太行的话,那么我不能接受呢?如果孩子因为提前出生而导致智力不健全不健康,从而变成了一生的负累,我能不能坚持到底养大他呢?第一个答案是肯定的,我是一定能够养活一个身体并不算太好的孩子,可是第二个答案我就犹豫了。我好怕他是个不健全的孩子,好怕他因为天生的智力不够被同学被朋友被老师们嘲笑,更害怕自己一辈子要被这样的孩子拖累着。虽然我自私我贪心,我希望孩子乖巧伶俐,希望他拥有辉煌灿烂的人生,但是我更希望自己能过得平静如意,希望这样可怕的事情千千万万不要降临在我自己的身上。
我还记得曾经读过周国平的《妞妞》,他曾经在书里详细地讨论了哲学家们所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远远超过了子女对于父母的爱。他的解释非常的学术,说那是因为付出比获得更加能够激发爱。可是我却不这么认同,其实最初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并不深厚,是在之后慢慢抚养的过程过,在共同生活经历了无数的事情、细节之后才慢慢堆积累加起来的。父母在子女身上耗费的时间精力心思都是一种又一种的经历,这样共同的经历之后,父母怎么会对自己的这个孩子不上心呢?那个孩子在我的肚子里呆了一段时间,我没有仔细看过他的脸,没有好好地拥抱和触摸过他的肌肤,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好好地听他的啼哭声。这样的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能有多少的感情呢?即便他是我身上的一块肉,是我的骨,是我的血,可是我对于他有种天生的温暖,却并没有太多的喜爱之情啊。
就因为这样自私的理由,我甚至无数次地想要放弃,如果若干年后真的发现那个孩子是个无法教导智力低下的孩子,我都怀疑自己会带着他共赴黄泉,我不想自己在人世间受苦,也不希望这个孩子呆在世上受尽磨难。不过这些都是最坏的情况和最糟糕的打算,虽然我一想到孩子就感叹时乖命骞,对于未来无计可施,对于日后无从把握,但提及大儿子和我的父母双亲,我肩负的重担时,我还是不得不强打起精神,一点点努力起来。
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再绝望的时候都会有希望,再悲恸的时候都有令人开怀的一刻,从绝望中翻出新的一页,原来人生并没有那么可悲与凉薄。那段时间我连日不眠,整日整夜都瞪大了眼睛发呆,我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孩子不知道怎么样了,我能去看看他好吗?”是啊,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隔断母子的骨肉亲情,连疾病痛苦死亡都不能,即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即便孩子不在身边,牵挂总是一团绵长的线,静静地把母子二人联系在了一起,穿透壁垒,穿越高山大海,来到心田。明明知道不能够来看你,明明知道你就在病房里,却始终牵挂着你,就像惦记着一个远行的游子,担忧着他的种种不顺。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日接一日地失眠,我的脑子每一天都乌糟糟的,分不清楚现实和想象的虚幻。孩子,你到底怎么样了?没有妈妈在身边,你一定非常可怜,非常悲伤。你住在保温箱里,一定很不舒服,不能转身也不能扭来扭去,你一定觉得是被人抛弃了。孩子,你现在到底好不好呢?医院里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检查,一会儿要抽血,一会儿要测量心电图做个B抄,你和那么多的孩子都呆着,是不是觉得很吵,很头痛啊?重症监护室的空间那么小,还住了那么多的孩子,你是不是被挤得受不了了?你每天都在睡觉吗,有没有做梦呢,在你的梦中是不是有妈妈出现呢?如果你知道妈妈每一天都痛苦悲伤得不得了,你是不是也觉得难受呢?你会不会原谅妈妈的粗心,因为一时的馋嘴所以你并不太舒服,因为身体并不太好,所以导致你提前出生了呢?……
不,还是回到现实来吧。隔壁添了个大胖小子,他们每天喜笑颜开的。临床马上也要生孩子了,她每天喜滋滋地说要生个漂亮得像白雪公主一样的女孩子。可是我亲爱的常常,我的小儿子,你到底在哪里呢?你就在楼下的病房吗?明明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我们却被生生隔离开来了。你不能睡在妈妈的旁边,我也不能去看你,只能每天躺着任由泪水洗礼。算了,我还是不要多想了?想得再多,哭得再多也是于事无补,因为你的眼泪不会滋养出娇媚的花朵,只能增加心理的沉重,你的言语多么无助也改变不了目前的一切。
孩子的出生自然有他的天命,我相信每一个人的诞生都是有使命的。有的人是带来欢乐的,有的人是带来了苦痛的,但更多的人带给家长和父母的是一种成长,孩子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成长,他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的磨难,还有这样一些的苦痛。在生命面前一切都轻如鸿毛,钱还有什么用?神仙也罢妖怪也罢,医生也罢,郎中也好,只要能有办法帮助我的儿子,只要能够赐予他健康的生命,那么我就此生无怨无悔了。
所以从那一刻开始,外婆给常常取了一个小名,常常的小名不是长短的长,不是说我们大家希望他以后能够长得高高大大长长壮壮的。而是寄托了我们对他最朴素最单纯的祝愿,我们希望常常日后能够做一个平平常常的孩子,我们对他的要求不希望他出类拔萃,也不希望他以后能够远走高飞,只希望他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和大家一样,是一个健康活泼快乐开心的孩子,这样就足够了。外婆说,孩子,是生命的寄托,孩子是未来的方向,只希望他平常平安。
对于命运,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对于孩子,我只有祝福,只能在心底许下最美的愿望。
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意味着母亲的一切,一切的笑与泪,一切的心酸苦楚,一切的包容安慰,一切的无奈焦灼,一切的付出与守望……
回家后的希望在无限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常常终于出院,回到了我的身边!他的脸比巴掌还小,眼眶深陷着,看起来没精打采的,他的身体巨瘦巨小巨紧,我轻轻地抱在怀里,完全感觉不到分量!
可事实上,他是我生命中最珍惜的宝贝,如珠如玉,令人疼惜,他的笑是天边最美的云彩,他的闹是午后的绿荫中的蝉鸣,虽然喧闹依旧庆幸。
对于常常的希望我却是那样的淡泊轻巧,我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如果能够在佛前许愿就立刻实现,那我只希望常常长得结实,活得幸福从容。常常的出生这样的艰苦又让我明白了生命和生活的苦痛,所以对于常常我是要求多过希望。也许这是一种偏爱,但是没有办法,我实在没有办法对着他硬起一点点儿的心肠,毕竟他一出生就受尽折磨,吃尽苦头,遭遇了那么多的磨难。
亲爱的孩子,因为你们的存在,曾经我熟悉到了熟视无睹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重要,曾经我满满追求的唾弃的毫不在乎的事物更是因为你们的出现而令我漠然相视了,所有的一切加起来和你们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喜悦和你们的笑容在一起只能让我更加心驰神往意醉神迷。人生是由不同的阶段组合而成的,一个女人成为了一位母亲,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身就带着不一样的光环,因为你们,我忘记了我自己,因为爱你,我更加爱惜自己。
人生是不可能回转的,我不可能再回到曾经无忧无虑的单身生活,也不可能回到不曾生下你们的那种简单生活中去了,即便有魔法,即便时光可逆,我也不会选择再回去。因为孩子,你们并不是插曲,你们本身就是我生命中的旋律,是一首加一首的凯歌,时间证明了我们的亲密,岁月会抚平曾经的苦痛。
孩子对于母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生的血缘之亲和心底最深沉的一切。
关于如何自考?
首先你得看个人的情况:是大专起点还是高中起点?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是第一学历还是第二学历?自考是否成功不能单一的从通过率考虑!和个人努力的程度,提升学历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一、如果你是专科起点的应届生我建议你选择专科起点的统招普通全日制本科!社会认可度较高几乎等同于高考普通全日制本科!高于其他任何形式的自考本科!(唯一的区别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会注明专科起点或者学制两年半)在升学、工作、考证、公务员、事业编等各领域和高招普通全日制一样! 二、如果你是专科应届在校生我建议你可以参加所在院校的自学助考班,有免考、助考政策,学历属于成人自考本科学历,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后参加学位英语考试,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获得自考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证书!社会认可度比普通高招、专科起点统招较低,等同于成人自考本科学历学位!三、如果你是往届毕业生,我建议你登录所在省份大学生自考服务平台,了解各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流程、考试科目等注意事项!也可以登录所考本科院校的继续教育官方网站了解相关内容。一般专业国考3门:高数、英语、政治,加9门专业课课程,每学年考两次,每次考两门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报考!
四、如果你已经毕业参加工作,担心没有时间处理或担心错过报考相关事项可以选择一家可靠的学历提升机构,选择自己想报考学校、专业!会省事很多,我建议已经工作的毕业生选择这种方式!
五、如果你已经拥有本科证还想看一个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学位,直接报名学习不需要参加考试,毕业后参加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试即可!
人口出生率创数十年新低?
前几天,《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发布,根据这份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数数十年以来新低。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过去几十年人口一直保持增长状态,但是最近几年时间人口出生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016年放开二孩之后,人口有了一个小增长,但从2017年开始,人口出生率一直不断下降,其中2016年人口出生率为13.57‰,2017年为12.64‰,2018年为10.86‰,2019年为10.4‰,2020年为8.52‰。
如果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角度来看,2020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只有1.45‰,这个自然增长率创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具体到不同的省份上面,各省的人口出生率下滑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来看一下我国一些人口大省人口增长趋势就知道。
1、广东
下图是从2015年到2019年广东人口出生率的具体数据。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9年,前三年广东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趋势的,这应该是受到二孩政策的影响,但是从2018年之后,广东的人口出生率也开始出现下降,2017年到2019年,广东人口出生率分别是13.68‰,12.79‰,12.54‰。
从广东人口的增长率来看,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广东作为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净流入比较多,对应的人口出生率一直稳定在10%以上。
2、山东
山东作为我国第2个人口大省,一直以来对全国人口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在放开二孩之后的2016年的2017年,山东的人口出生率曾经达到17‰以上,其中2016年人口出生率17.89‰,2017年人口出生率17.54‰。
从2018年开始,山东的人口出生率就有了明显的下降,直接掉到了13.26‰, 2019年继续下跌到11.77‰。
3、河南。
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三大省份,目前总人口接近1亿人,但是最近几年河南人口出生率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人口出生率13.26‰,2017年12.95‰,2018年11.72‰,2019年11.02‰。
4、安徽
下图是2017年到2021年安徽省人口出生情况。
从2017年到2021年,安徽省新出生人口分别是98.4万人,86.5万人,76.6万人,64.5万人,53万人;这人口下降是非常明显的,从2017年到2020年人口下降幅度分别为12.1%,11.4%,15.8%,7.8%。
从这些人口大省的人口出生表现来看,目前我国人口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省份实际表现会不一样,对那些人口基数比较少的中西部地区而言,人口出生率仍然比较高。
比如201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前十的省份分别为西藏(14.6‰)、宁夏(13.72‰)、青海(13.66‰)、贵州(13.65‰)、广西(13.31‰)、福建(12.9‰)、海南(12.87‰)、云南(12.63‰)、江西(12.59‰)、广东(12.54‰)。
但目前全国有不少省份人口出生率都低于8‰,201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最低的10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5.73‰)、吉林(6.05‰)、辽宁(6.45‰)、天津(6.73‰)、上海(7‰)、北京(8.12‰)、新疆(8.14‰)、内蒙古(8.23‰)、山西(9.12‰)、江苏(9.12‰)。
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东三省的人口出生率很低,另外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北京人口出生率也比较低。
而过几年各省人口出生率之所以不断下降,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总结起来最主要的有几点。
1、育龄女性减少。
育龄女性一般主要集中在18周岁到50周岁之间,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最近几年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
比如2019年15~49岁育龄女性减少了约500万人,20~29岁黄金生育年龄的育龄女性减少了600万。
2、大家生育意愿不强。
目前生育主力主要以80后90后以及部分00后为主,但是对于这些生育年龄段的人来说,很多人的生育意愿并不强,而大家的生育意愿之所以不强,这里面无非就是几点原因。
(1)育儿成本高。
现在的小孩可不像以前的小孩生出来就放养,现在的小孩都是娇生惯养,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资金非常多,营养费,教育费,培训费哪些都是开支,一个小孩一年就有可能花掉几万块钱,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家庭都不敢要多个孩子。
(2)家庭经济压力大。
除了育儿成本比较高之外,目前80后90后经济开支压力也非常大,他们面临高房价,还有面临各种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债务,所以很多人经济压力都比较大,没有精力去要更多的孩子。
(3)女性更加独立。
以前生育孩子基本上都是由男方说了算,但是随着女性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目前女性有自己的职业,所以很多人生育的意愿都不强,更多的人都会把精力放在职场上,而不是放在养育更多孩子身上。
(4)谁来带孩子是个问题。
现在80后90后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面工作,但是父母却在农村,结果出现生育多个孩子之后没人带的尴尬。
也正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所以现在的80后90后以及00后生育的意愿明显没有70后之前生意意愿强,这也是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的原因。
大家敢晒晒自己的收入吗?
本人85年的,坐标福建晋江,去年全款买了一套160多平的房子,单价差不多2w。
我是农村人,只有高中学历,当兵5年。踏入社会时24岁,打了一年工,然后一直是自由职业,也可以说是自主创业。反正就是为了那碎银几两各种捣腾,也不一定在一个地方,反正就是全国到处跑到处闯,所以收入很不稳定。
我的经历很曲折,也吃了很多苦。27岁开了一个小工厂,开始做淘宝和天猫,侥幸在两年时间里就赚到了挺不错的一笔钱,然后买了房买了车,还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由于当时比较顺利,所以就有点飘,加上手里又有些钱,就想用更快的方式赚更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结果,仅仅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不光败了个底朝天,还负债几百万。在2014年初,把房子车子都抵债给银行后,我还欠300来万的会钱。这个会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我们晋江一带的民间贷款组织,利息比银行高不少。
这种会钱不是一个人的钱,而是很多人自愿把自己的钱放在一个人(会头)那里,然后通过这个人把钱借给有需要的人,通常是以竞标的形式放款出去。有的会有几百万的资金,有的会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现在不多了,因为放出去的资金不安全,被倒了很多,会头根本就赔不起。
我在落魄后被离了婚,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抑郁和焦虑后想通了。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人生的路还很长,然后去摆了大半年的地摊儿,积累了一点点钱跟着一个战友去做小额的个人借贷业务。
终于在2017年底把外债还清了,只还了本金,这是当初谈好了的。这三年多没睡过什么好觉,还经常提心吊胆,有时候为了把钱讨回来操的不是心。在还完外债以后剩下不到10万块钱,而且那个行业也不能做了,风险太大。
2018年我又开始做淘宝店,由于没有自己的产品,只能做一件代发。因为没怎么做推广,所以赚不到什么钱,基本也就是够自己一个人的平常开支而已。而且是住在家里,不需要房租水电,不然根本维持不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自己的房子虽然之前卖掉抵债了,但是家里有自建房,是我父母的。到过我们闽南一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我们这边农村基本都是三五层楼的自建房,大户人家都有七层十层的。
我就这样一直做淘宝到2019年底,口罩事件爆发了,我也就遇到了转机。2020年国外爆发口罩事件,跨境电商市场需求井喷,很多人都转战欧洲站,当时湖南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由于我自己没啥本钱,搞不了什么大宗商品和主流商品,我就弄了搞了十几个五金小饰品来改良后让加工厂开模生产,然后提供给那些卖家当赠品。当时就是抢时间,客户打款抢货,而且需求量非常大,贵个三五毛钱人家完全不在乎。
在2021的4月份我就去全款买一套复式,因为正好是我生日的月份,总共160多平米,单价一万九千多点。那时候有3个加工厂帮个做货,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每天都很兴奋,从看房到付钱只用了一星期。
当时计划得很好,按这个赚钱速度,年底买辆车,包括装修的钱那都是轻轻松松。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6月份大屠杀开始了,客户被大规模封号,一时间可以说是哀嚎遍野。客户没了,我的生意也就没了,有几个苟延馋喘的还会零星拿一点点货,但是到七月份基本死光光。
本来想着大干一场,结果我还剩好多库存。我知道这种持续爆发式增长不会太久,但没有想到是以断崖式收尾。在结清加工费后手里就剩个十万多点,既不够买车也不够装修。
下半年那些库存的产品还有零零碎碎的卖一点,但处理起来太慢了太耗时间,后来就直接当废料处理,按斤称卖了两万多块钱。处理掉了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如果按照当时的卖价,这些货值小30万。
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的资产价值跟2012年底差不多。也就是说我这十来年没有丝毫长进,还一直在原地踏步。
2022年去重庆跑了一段时间,算起来有小赚一点,但还没收到手。10月份回到福建,在福州搞了个工作室,结果还没开张就赶上了口罩事件大爆发这个节骨眼。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觉得有多倒霉,因为做事就是解决问题,不是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我心里一直觉得,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多变的社会,三十而立对于男人来说要求太高了。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只是凭着一股热血和想当然踏入社会,他们根本就不懂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和这个社会的规则,等待他们的往往是几记响亮的“耳光”,很多人还在懵圈迷茫中已经到了三十岁了。
特别是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从小的见识有限,更是单纯。他们对很多社会潜规则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这社会就是非黑即白。
而且很多人在二十五六岁二十七八岁就结婚了,房子车子还是掏空自己和父母的积蓄来买的;有的人省吃俭用几年后付了个首付,然后背着房贷变成了房奴。他们通常不敢去想别的,也不敢去冒险,只想有份工作旱涝保收。
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只是因为在他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所以他们也就跟着这样。
说句实话,让他们怎么立呢?根本就立不起来。很多人到35岁还没有读懂这个社会,到40岁还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事实上,我觉得男人在40岁能立起来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了,这或许是我在为我自己开脱。回想这一路走来,确实是走得非常辛苦,特别是在还债的那几年。但是,当我走过那段灰暗时刻以后才会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深深恐惧的苦难也不过如此而已。
回头想想那些苦难,我觉得那是上天对我的一种庇护,怕我走得太快会不认识自己,怕我走得太快会被直接摔死。所以上天就用失败和挫折来让我停下来重新认识自己。
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是在提醒我能力不够了,应该提升自己了。如果我一直沉浸在苦难笼罩的黑暗里,那我就没有力量和勇气去寻找光明和出口。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从亿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都是潜力股。我们既然能够被选中来到这个世界,就是需要来不断解决各种问题。
如果我们一直都很顺,或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一味抱怨、退缩、逃避;那我们该如何去教导自己的孩子呢?让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一死了之吗?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一走了之吗?
这就是我这个已经快40岁的男人一路走过来的一些感悟。从自己独立拥有的资产来说,我很少,比起很多同龄人我是属于垫底的那种。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很穷,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关于【西宁早教中心有哪些】和【孩子对一个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