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的宝宝该怎样早教,8月宝宝如何早教及发育指标?
8个月的婴儿可以做以下的游戏,来达到早教锻炼,促进孩子全部身心发育的作用。1、在没有其他帮助下,让宝宝坐下并从坐姿到爬行姿势转换。
2、向前(或向后)爬行来回锻炼。3、拉起宝宝站起来走一两步,但不要走的过多。4、没有支持看可不可以暂时站立。4、尝试锻炼让宝宝用拇指和第一根手指抓住小物件。
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物体,通过摇动,敲打,投掷或掉落来探索物体的不同表现。5、在图片中只是物体在周围现实中找到一样的东西。
模仿单词。使用简单的手势,如点头说是,指着摇头不。说一些早期的话,比如"dada"或"mama"。
早教到底能教给孩子什么呢?
您好,我是今日头条的一名育儿作者,同时也是一名高级早教师,关于早教,人们普遍有个误区,认为早教就是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事实上早教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
大脑在3岁前基本就形成我们成人大脑的4/5,因此,3岁前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充分挖掘这个时期孩子的潜能,以及对孩子能力、性格上的培养。每个孩子都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减,这也就是著名的教育学者卡尔·威特提出的,才能递减法则,如图所示:
通过上图,我们会发现,0-3岁具有天才的吸收力,一直到6岁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升孩子的潜能。
针对于孩子的早教,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就能操作,所有的游戏,家长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充分调动孩子四肢运动能力,通过玩的过程中,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
早教游戏活动类 别:智能训练
游戏名称:根据用途找物品
年龄:
1岁1个月—2个月游戏目标:学习了解日常用品用途。
游戏道具:
杯子、碗、勺子、钢笔、手绢等日常物品。
早教过程:
1. 识别物品
家长掀开手绢,叫孩子的名字,说:“宝宝,看,这里有什么?”或依次拿起物品,和孩子同时说出名称,“这是杯子”“这是勺子”。
2.了解物品用途
接着问孩子,“宝宝,我们用什么喝水?”让孩子指认,或说出“杯子”,
用“什么吃东西?”,宝答:“勺子”,
家长提问:“用什么擦鼻涕、擦汗呢?””用什么写字、画画?
也可以让宝宝说出物品用途。
如:家长拿起茶杯,问孩子,“你说,茶杯可干什么?”“茶杯可喝水”,
“笔可以做什么?”“笔可以写字、画画?”依次让宝宝做出回答。
3. 游戏。
家长说物品的用途,让孩子把物品拿起来。
如:宝宝我想喝水了,帮我去拿一个什么?
宝答:杯子,
好的,你帮我拿过来!
注意事项:
1.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都要叫宝宝的名字,并用“你”“我”这样的人称代词,而不要用“妈妈”代替“我”,因为,通常宝宝识记名词比较容易,如:妈妈,但对代词“你、我、他”会容易混淆,所以,在日常引导时要注意。
2. 所认之物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可根据孩子的水平作适当调整。
3. 根据孩子的兴趣,也可说些其它孩子熟悉的物品,引导孩子进行用途表达。
游戏名称:
学会等待,理解规则
年龄:
1岁3个月—4个月游戏目标:
学会等待,理解规则、感受数字。
游戏道具:
小猫、玩具。
早教过程:
1.把小猫藏在背后说:“我有一只小猫,我数到2,小猫就会出来了,你不要动。”家长可以用夸张的语气,在数1时可以将时间拉长,然后再到2,如果孩子一直会等,就将小猫拿出来给宝宝看。并要表扬会等待的孩子:“你真能干,我数数的时候没有动。”
2. 接着提出新的要求:“我有一个好玩的玩具,我数到3你不动就会出来了。”同样,依然要故意拖长声音,慢慢数到3,再将玩具拿出来,并让孩子玩一会儿。
在玩的时候,孩子如果出现哭闹,没有数到3,就要玩具,家长要坚持,并要对孩子说:这是规则,数到3才可以。
注意事项:
1.这个游戏是在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秩序、做事坚持并有耐心。
2.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可逐渐放慢速度数数,以延长孩子等待的时间,增加耐心。
游戏名称:
分瓶子
年龄:
1岁5个月—6个月游戏目标:
感知物体、学会分享
游戏道具:
娃娃、苹果。
早教过程:
1. 引起兴趣,乐于参与游戏。
家长说:“宝宝看,我这里有两个娃娃,哪个大,哪个小?”让孩子指认或说出来。“今天,我们就和这大娃娃、小娃娃做游戏。”
2. 掀开盖布,露出苹果。
家长说:“你看,这里有什么?”“现在你把大苹果给大娃娃送来。”
拿对就要对孩子予以鼓励。
家长说:“小娃娃说,我也要苹果,宝宝把小苹果送给小娃娃。”一边分,一边说:“大娃娃要大苹果,小娃娃要小苹果。”
后期也可将这个游戏延展,如:妈妈大,宝宝小,这两个苹果要怎么分呢?大苹果给妈妈,小苹果给宝宝,先问孩子的意见,引导宝宝懂得分享。
注意事项:
1. 可以把这样的识别,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妈妈的鞋子大,宝宝的鞋子小。
2. 苹果要选择大、小差别明显的,当孩子熟悉后,逐渐缩小道具大、小的差别。
游戏名称:
区别物品
年龄:
1岁7个月—8个月游戏目标:
1. 初步感受西红柿的外形.颜色
2. 能从两种菜里找出西红柿。
游戏道具:
西红柿.红罗卜,另有洗净切好的西红柿。
早教过程:
1. 感受物体外形与颜色
手指桌上一盘西红柿,对孩子说:“宝宝,这是西红柿?”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宝宝来摸摸西红柿的皮。”让孩子摸摸.闻闻。
家长先发问,如果孩子不知,可示范或引导宝宝说:“西红柿红红的,圆圆的,摸一摸滑滑的,捏一捏有点软,西红柿可以生吃,也可以烧菜吃。
收回西红柿,家长切一片西红柿给孩子尝尝,问:“好吃吗?”让孩子对物品增加感知。
2. 找出西红柿。
将西红柿和红萝卜放在一起,让孩子把西红柿找出来。
观察孩子是否拿对了,如不对,可提示:“圆圆的、红红的、滑滑的,有点软的是西红柿。”让孩子再来找一找,找对了要给予鼓励。
注意事项:
选择两个外形相近的物品,让孩子学会区分。
游戏名称:
认识衣服和裤子
年龄:1岁9个月—10个月游戏目标:
1. 知道爸爸、妈妈和宝宝都要穿衣服和裤子。
2. 能将衣服和裤子分类。
游戏道具:
1. 大小衣服和裤子各一套。
2. 衣服、裤子、卡片、每人3—4张。
早教过程:
1.认识衣服和裤子。
手拿一件大衣服问:“宝宝,这是什么?”“这是谁穿的衣服?”“爸爸的。”“噢,这是一件爸爸穿的大衣服。”手举一件小衣服说:“这件给谁穿的?”“宝宝。”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裤子。
2.游戏。
将衣服和裤子分别放在两张椅子上,家长说:“宝宝,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从我手上拿一张卡片,看看,是衣服还是裤子,是衣服的放在衣服这边,是裤子的放在裤子那边,宝宝去放一下。
观察孩子送对了没有,给送对了鼓励,送错了的可以协助、提示,反复几次,直到送完。
3.拓展游戏
根据不同的衣服、不同季节,让孩子知道厚薄、以及什么季节应该穿什么衣服,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
注意事项:
在玩的过程中,可以用表示季节的图片,来进行提示,同时,让孩子懂得四季的不同。
游戏名称:小猪生病了
游戏目标:
1. 懂得生病看医生。
2. 喜欢回答问题。
游戏道具:绘本:1、小猪坐在地上吃烂西瓜;2、小猪躺在病床上,山羊医生用听诊器在听;3、猪妈妈抱着小猪在打针;4、小猪自己在吃药。
早教过程:
1.出示图(2)问:它是谁?怎么啦?医生为它做什么?小猪为什么会生病的?(尽量让孩子猜)
2.家长提问,引导宝宝说:小猪是怎么生病的呢?小猪吃什么东西?让孩子指。原来是一个烂西瓜。
家长边讲边出示图片,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小猪吃什么?西瓜都烂了,坏了,虫子都飞来了。小猪吃了脏东西,肚子疼了。
妈妈把小猪送到哪里?(医院)
谁在给小猪看病?山羊医生用什么给小猪看病?(听诊器)
山羊医生说:因为吃了脏东西,所以会肚子疼。
妈妈抱着小猪在干什么呢?(打针)小猪生病了要打针,还要吃药,小朋友可不能像小猪,乱吃脏东西。
3.家长可继续问:宝宝生过病没有?打针吃药哭不哭等。
注意事项:
借助绘本,让孩子理解一些日常道理。
以上早教内容,所指出的适用年龄,仅供参考,大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理解进行引导。如果觉得不错,关注我的头条号:8爪妈妈!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早教?
孩子到底什么时候上早教比较合适?有的说孩子刚出生就去上早教了,有的说6个月开始最好,也有的是说1岁开始会比较好……真是众说纷纭,我想很多年轻爸妈应该也很疑惑,经过多方考察,我的个人建议是这样的:
一、我们要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早教是很重要的,虽说三岁定一生,但其实早教从0岁就要开始了。0-6岁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是他们学习的巅峰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给予适当的教育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们要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0~1.5岁是信任感对不信任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婴儿大概在四五个月开始认生,有的孩子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人还会哭泣,这样不利于婴幼儿心理健康,可以考虑再迟一点上早教班。
三、早教不代表一定要去上早教班;
bb刚出生,大部分妈妈还是不会选择马上将孩子带出门,因为外界的不稳定因素太多,因此就可以在家开始早教了。比如像多和宝宝说话,说话的语气要多一些抑扬顿挫,婴儿最喜欢抑扬顿挫的声音,说话时可用“你好吗?”“你睡醒了吗?”因为这种语尾的声调往上提高,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觉得有趣;还可以运用黑白卡等进行早教;给小bb照镜子;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选择适合他这个年龄的益智玩具,以及培养亲子阅读习惯等等。
四、家长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师;
世界上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孩子,也没有谁比我们更希望孩子好。与其将早教的任务完全寄托在早教班上,不如自己下功夫去引导孩子,只要你肯用心,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比上过早教的差。
五、上早教班的时间因人而异。
我觉得对于小小孩来说,去早教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可以有很多小伙伴可以一起玩,早早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可以认识并和形形色色的小朋友接触,因此早教班是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可以作为上幼儿园之前的一个预热阶段。
早教班其实教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教的是家长如何在家里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仅凭一个月几堂课的早教,根本改变不了孩子什么,如果真想有所改变的话,那必须家长在每天带孩子时,坚持早教课上老师教的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
孩子上早教的最佳时期?
当今社会,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宝宝在出生不久,就要开始接受全方位的智能训练:游泳、钢琴、书法、美术、舞蹈、识字、奥数……可是,这样适合吗?
最近在同事、朋友圈里都有打听,孩子到底什么时候上早教比较合适。有的说孩子刚出生就去上早教了,有的说8个月开始最好,也有的是说1岁开始会比较好,邻居家的小朋友是2岁去上的创艺宝贝课程……
其实我想很多年轻爸妈都很疑惑吧,孩子到底几岁开始去上早教班比较合适呢?
比喻:学绘画的适龄期,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果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图画,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比喻:学跳舞的适龄期,建议从4岁以上开始学习,集体授课每课时一般为1小时左右,但不宜超过1.5个小时,中间要进行一两次的短暂休息。如果孩子天赋条件突出,很喜爱舞蹈,有意愿进行专业的舞蹈学习的话,建议等到10岁以上为最佳。
某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
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造成厌学心理。而且还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的状态。
另外三岁之后是宝宝比较重要的时期,是孩子身体的快速成长期,同时也是宝宝开始培养识字的最佳阶段。当然学习这种东西不能强迫宝宝,容易让他对学习产生反感抵触,导致以后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兴趣。一是尊重孩子兴趣想法,多陪伴他,通过玩的方式让他喜欢上学习。搜索【猫小帅学汉字】应用有惊喜哦,比如:我家闺女喜欢抢手机,我就根据她的喜欢,效果非常赞。里面很多冒险故事,教宝宝识字,还有游戏巩固。
关于【五个月的宝宝该怎样早教】和【8月宝宝如何早教及发育指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