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早教性格,3岁宝宝如何在家早教?
宝宝在三岁这个年龄段,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心,都想自己干,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宝宝的这一意愿在生活习惯方面进行鼓励和引导,例如鼓励宝宝自己吃饭,刷牙,上厕所,培养其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动手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很快适应
另外,三岁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也发育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所以家长也要注重对他们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多跟孩子做一些亲子阅读,并鼓励孩子自己讲故事,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以及手工活,锻炼孩子的大运动以及精细运动的掌控能力。
上早教时孩子哭闹怎么办?
我家孩子上早教的时候,也哭闹过1次,我是这样做的。后来宝宝上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哭闹的情况。下面我将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先,发现孩子哭闹,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不指责、不抱怨,多拥抱。上早教的孩子大都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他们情绪变化可以说是阴晴不定。也许上一秒他在那边笑的前仰后合,下一秒就开始哭哭啼啼的了。不是孩子故意惹你生气,也不是他不懂事,而是因为,这么小的宝宝情绪控制能力很弱。加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遇到不开心的,不顺心的第一反应还是哭。
这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着急上火,找他理论:“我们在上课呢,你不要哭!”“你怎么回事,这么不听话!”......如果这样你会发现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你越说他反而会哭得越厉害!有人可能会说,那我就冷他一会,让他自己去反省。我想说,那你试试,他能哭一节课你信不信!我前段时间陪宝宝上早教课就遇到这样的宝妈,他的儿子在上早教的时候,不知道因为啥就开始哭起来,他妈妈刚开始试图安慰他,结果他很不配合,他妈妈就开始生气了,把他往地上一放,随他哭去。
结果真的是没想到,那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到了下课。哭累了歇一会继续哭。他妈妈就板着脸坐在那看着他哭。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把他抱出去,找个角落,让他哭一会,因为宝宝有情绪,有情绪就需要发泄。另外,宝宝也是需要被尊重的,他爱面子,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好多人的面批评指责孩子。还有,宝宝很容易没有安全感,当他哭闹的时候,家长若能多抱抱他,他会慢慢平复下来。而指责、怒吼、冷放只会加重他的不良情绪。
其次,弄明白宝宝为什么哭?俗话说,事出有因,宝宝哭闹大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反思一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因为你先进去没让他先进去的原因,还是因为你无意中动了他的玩具等。像2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很多时候都会因为这些小细节而嚎啕大哭!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等他冷静以后,我们再询问他原因。并引导他学会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
最后,学会尊重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可以自由支配他。我家宝宝有一次哭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平时他还是蛮喜欢上早教的。所以每次我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带他过去,让他在那边自由玩耍。可是,有一次,我们去的有点晚了,到那边的时候还有十分钟左右就要上课了。我就跟他商量,咱们先去上厕所,然后去上课好不好。他显然不愿意还想玩,我就把他直接抱进了教室,他开始一边哭一边挣扎,我一看这样,赶紧把他抱出教室,一方面怕影响别人上课,另一反面看他很反感。想想算了,大不了这节课就不上了。本来上早教也就是带他玩的,他若不想上逼着他上还有什么意思。
我的退步,尊重了他,他一会就不哭了,然后主动拉着我的手让我带他去教室。由于宝宝记忆力比较短,一会他就忘记了刚才的不开心。
以上就是我经验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都是以什么方式参加的?
我的孩子没上过早教班。虽然早教班确实能在一部分时间和培养方式上帮助新手爸妈,同时,也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小小的社交环境,对孩子的能力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但市面上有很多早教机构,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这都要去体验过后才知道。我先来说下我为什么没让孩子去上早教班。
为什么我没让孩子上早教班?怀孕时,我曾想过让孩子上早教班,因为朋友的孩子有上过,说挺好的。问她都教些什么,她说,上早教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玩。比如,让孩子玩串珠子游戏、玩泥巴等,这些都是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孩子出生后,1-2岁间一直在老家,直到女儿2岁时,才带着她去体验过一周的早教课程。一节课30分钟,先是听老师讲,接着大人与孩子一起互动做游戏,比如跳个舞,踢个腿啥的。体验了两节课后就没再去了。一个是因为距离有点远,来回不方便。二是确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不想去了。
其实早教有很多种,绘本就是其中一种。台湾清华幼教主任周育如说,通过阅读绘本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比如,让孩子上早教学英文,还不如自己在家教孩子可能会学得多一点。比如英文颜色的单词,可能也就学那么几个而已。
但如果我们自己在家教孩子,跟孩子一起读经典的绘本,一定会比在早教班学得多。比如英文经典绘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里面重复的句式,可以让孩子反复的读,单词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而我也是这样做的,女儿不仅会读,还会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能用英文说出来。比如看到一个绿色的青蛙,她会直接说:“green frog”。所以这比上早教班有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早教。
生活中有哪些早教呢?超市。超市是最好的早教现场。我经常带女儿去超市玩,去认识物品名称,顺便介绍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以及厨房工具、蔬菜水果的分类,形状大小等,这比早教机构强多了。而且超市里也有很多小朋友,也可以互相玩耍交流。现在我女儿变得很大胆了,能说很多了。
球场。去球场,主要是运动。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打球,我女儿拍篮球拍得很好,即使是成年人篮球也能拍100多下,她的大运动发展非常好。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陪孩子玩,如果是在早教机构未必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生活中的早教还是蛮多的。 大自然。带孩子去大自然体验,是比任何早教都有用得多。大自然能充分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哪怕是一只小蚂蚁,都能让孩子玩一天。大自然里有那么多的物种,说不定接触多了,将来能成为大专家,大科学家。是不是?总之,最好的教育在家庭,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教班再好,也替代不了父母给孩子的培养和影响。
我是花醒育儿,一个2岁多宝宝的妈妈,持续分享0-6岁相关育儿以及孕产知识。育儿先育己,记得关注@花醒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家长自己怎么做呢?
谢谢邀请!
家庭早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实施的教育,家庭早教的好处和优势很多,如果能够丰富宝宝的家庭生活,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宝宝的智力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
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儿童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关爱,才能具备健全的人格、心智和道德。
可以说爱是儿童成长的背景和环境,也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基础。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人身心发展所打上的烙印,终生难以磨灭,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潜能的开发者,因此由父母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来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带动性。
二、好习惯胜于苦读书
早教的意义并不在于给孩子灌输知识,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其行为就会具有自觉性,并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高尚品格,这种品格会贯穿于人的一生,有了这种品格,无论是学习、做人、做事还是社交,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从小养成的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性格受益终身,能造就良好的性格。家长在孩子学龄前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三、尊重孩子的天性
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让孩子做自己,就意味着心灵上没有束缚,不控制,不强迫,每一天都活的洒脱、充实和开心。这样孩子的内在是富足的、饱满的。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具有积极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无需成人去干涉,教育的任务旨在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在潜力,使孩子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释放孩子的天性,其实就是尊重孩子,这份尊重,滋养着孩子的内心,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独立。
家长不要极端的为了某个目的对孩子进行极度催逼式的早教,要让孩子自由的成长,这样孩子可以更加轻松的掌握很多学习能力。
孩子所拥有的世界,是和父母一起创造出来的。
关于【怎样培养早教性格】和【3岁宝宝如何在家早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