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宣布,私募股权基金开始向投资者实物支付股票的试点。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试点有利于提高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效率,解决管理人与出资人减持股票时的价格和时点差异问题,进一步完善减持规则。 在拓宽多种退出渠道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民营资本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解决GPLP减持难题
据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介绍,私募股权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是指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者与投资者约定,将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股票以非交易名义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安排。
第一,满足基金退出的需要。 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运营总监董若愚认为,实物股权分配机制形成后,理论上可以缩短退出基金的周期。 汪澍表示,大多数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存续时间较长,投资者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投资周期。 因此,基金进入退出期后,退出压力较大。 实物分配股在基金层面直接向投资者分配股票,完成基金退出。
第二,有利于解决管理者和出资者退出时点和对价格的分歧。 “目前,私募股权创新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对企业上市后是持有还是退出存在分歧。 ”董若愚说。 汪澍说,“有人从长远来看想继续拿,也有人想早点‘丢了袋子安全’。 实物捐助股提供了灵活的退出形式,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私募股权退出路径。 “实物股票分配渠道开通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可以将所持上市公司的股票分散到LP。 也就是说,减持主体的直接持股比例被分散,股价将受到减持的影响更小。 ”澪说。
国寿股权公司负责人张蕾娣表示,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退出环境持续改善。 此次股权实物交割试点的启动,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实体经济的发展。
具体细则值得期待
具体来说,在本次试点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分配给投资者必须持有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股票。
“这种退出模式的核心是LP与普通合作伙伴达成协议。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说。 汪澍表示,如何在基金内部做出有效决策,如何在GP和LP之间形成实物支付决议,是业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操作层面,张蕾娣认为其中的信息披露反内幕交易涉税安排基金业绩考核等具体细则值得期待。 董若愚表示,比如以实物分配股票,就需要考虑如何计算LP持有的基金份额的对应价值,这将导致管理者薪酬的提取。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试点工作实践情况及时总结评估,继续推进私募创新基金退出机制建设,引导和促进私募创新基金规范发展,促进实体经济“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可以探索可行的退出模式。 ”张蕾娣说。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启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试点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
重磅! 私募基金可以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以优化退出环境
1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