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婴幼儿早教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早教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早教应该做吗(过一个快乐童年还是该早教)

时间:2023-08-25 作者:admin666ss 点击:30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早教应该做吗】,以及【过一个快乐童年还是该早教】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早教应该做吗,过一个快乐童年还是该早教?

我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在我的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也纠结过要不要上早教。后来,我自己读过一些书,得出一些结论,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孩子的大脑需要刺激才能发育。

1951年,心理学家瑞森让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待了16个月。出来后,这只黑猩猩的视网膜和相关神经元发生了萎缩,也就是说它看不见了。人类与之类似,如果一个视力正常的小婴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待7个月以上,它就可能全盲。

小婴儿的大脑中有比成年人更多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如果让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看东西,孩子的视觉神经就会发展起来。如果这些视觉神经一直不用,它们就会萎缩,甚至被裁掉。

这就像我们公司里面的职员,如果他一直不努力做事,他会被老板开除。所以,孩子的大脑需要丰富的刺激,比如给孩子听儿歌,跟孩子说话,和孩子一起读绘本,让孩子跑跑跳跳等等,都有助于孩子大脑的开发。

所以,从这一点看,早教是有用的,确实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有帮助。

二、玩是孩子最重要的正经事

我们的大脑有情绪脑和理智脑之分。情绪脑负责七情六欲,理智脑负责讲道理和自制力。情绪脑两三岁就发育完全,理智脑却要到20岁才会成熟。所以,一岁多的孩子不可能像大孩子一样一本正经地坐在课堂上学习。他们唯一的学习方式是玩!

任何东西都想摸一摸,尝一尝,这是在探索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是玩。

听有趣的儿歌,只是觉得这个有节奏感的歌很好玩。

看一本绘本,只是认为其中一个画面很有趣。

所以,如果早教的课堂很有趣很快乐,孩子喜欢,那么对孩子来说,早教课堂也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玩而已。

三、家庭教育比早教更重要

现在市面上的早教课很多,全部都宣传说采用科学教育方法等等。但无论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如果把孩子扔给早教老师,待孩子回到家就问一句“你今天学到什么啦”,然后便爱管不管,随便它看电视去,那么任何早教都不会有什么效果。

美国人曾组织一帮人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小婴儿,给他们尽可能最好的早期教育。最后发现,那些父母积极参与其中的孩子,智力发育最好。

所以,无论要不要去上早教课,父母都需要关注孩子的发展,陪伴孩子,跟他说话,跟他玩。只有倾注了父母心血的孩子,才能成为健康又聪明的好宝宝

宝宝会不会在早期智力开发上落后于其他宝宝?

不会!因为早教机构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以前没有早教机构的时候,也没见孩子的智力很差啊!古代的那些伟人们,发明家们,艺术家们等等,智力超群,才干出众!所以,早教机构不应该成为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不过,早教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一个人的一生有长长的几十年,不会因为在一两岁的时候参加了早教机构就真的领跑了。

说真的,现在的早教机构宣传很夸大,都是抓住了家长的心理进行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所以自然愿意听从那些机构的宣传。但这短短两三年的时候,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吗?我很怀疑。

其次,早教机构的教学内容无非就是带着孩子玩,在家也可以做到的。

很多早教机构设计的课程,其实都可以在家跟孩子玩的。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重要的不是在哪里玩,而是和谁玩。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孩子尽情玩,让孩子安全感充足,我想就足够了。早期教育很重要,但真的不一定要去早教机构的。

第三,早教机构的一些知识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有点太早。

有些早教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拼命教授给孩子本不该由这么小的孩子学习的东西,反而容易拔苗助长,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家长在家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而真的没有必须去早教机构的。

最后,早期教育很重要,但并不一定非要去早教机构。

在孩子的头几年,大脑快速发展,如果给予正确的刺激,确实能抓住孩子发育的时机而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要求孩子等等,就是一种早教。

当然,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对教育孩子没有多少的知识,所以愿意用金钱换来孩子的发展,这也无可厚非。不过,选择早教机构,就需要家长的火眼金睛了。选择不恰当的早教机构,说不定还会误了孩子呢!

三岁以前的小孩以玩为主还是以早教为主?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三岁以前的小孩以玩为主还是以早教为主?我可以给你一个清晰的概念,所谓的早教就是有意识地、科学的玩,坚持不懈变着法儿玩,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所谓的早期教育,就是通过孩子的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及运动,给孩子输入丰富的外界信息,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0~3岁是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有着用进废退的特点。孩子出生以后,因为接触到外面丰富的信息刺激而使脑内的神经突触数量达到高峰。出生后的第1个月是脑发育的黄金期,也是大脑发育的最第1个高峰期。从出生到第3个月,大脑内的突触在不断的疯狂增长,然后一直持续在高峰发展,三岁以后逐渐下降。利用外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如何实现的。

重复的,持续的外界信息输入,才会在孩子的大脑中建立有效的神经链接,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神经之间的链接是以突触连接的形式建立的。

这些固定的神经回路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干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我们最终可以实现的价值。

在新生儿出生后,视觉神经中枢和听觉神经中枢是快速发展的,我们不断地提供丰富的信息,刺激,加速和完善了视听神经中枢。

(一)通过视觉的信息输入:

新生儿出生后是看不清东西的,但是有光感。我们通过开关灯、拉窗帘、光亮的开关~闭合来刺激宝宝的视觉神经中枢。半个月以后对于黑白的东西就有了明显的感觉。我们可以给孩子看黑白卡刺激卡,大概3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彩色视觉开始出现。6个月的时候,孩子的视觉发育已经接近成人。

我们通过给孩子看东西,通过物体的移动进行追视训练,极大的丰富了孩子所需要的输入信息及眼睛周围肌肉的训练和应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听觉的信息输入。

孩子出生以后就能听到声音,但这个时候对孩子的听觉信息输入原则一定是柔和的,轻轻的,不需要噪音和乱七八糟的声音。我们可以给孩子的听听轻音乐,钢琴曲,八音盒,小铃铛,风声雨声读书声,小鸟的叫声,山泉的流水声,海浪声等等。也可以给孩子读读书,听一听APP,听一听中英文儿歌,或者其他语种的声音。听的越多,孩子的听觉神经中枢就发育的越好越完善。

(三)味嗅觉信息输入。

孩子出生后在味觉和嗅觉方面,孩子已经开始发展了。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母亲奶头发出的羊水味道,而找寻到乳头进行吮吸乳汁。即使孩子不睁开眼睛,他也能分辨出母亲的声音,吃奶时听到熟悉的母亲的心跳声、胃肠道的蠕动声。在味嗅觉信息输入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刺激到宝宝。比如:不要有浓烈的消毒水味道,不要用香水,房间里不摆放鲜花,家庭中做饭的时候,不要有强烈的辣椒等调味的刺激性味道。宝宝在这个时期可以尝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以眉眼舒展、伸舌或挣扎的表情,来表示欢迎厌恶或拒绝。但绝不要轻易的去尝试。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表情好玩,就用筷子蘸酒、菜汤、辣椒、盐等等让孩子尝。这会大大的破坏孩子的味觉,这种刺激性的反应会深深的烙进孩子的潜意识,从而对未来产生不好的影响。

(四)来自触觉的信息输入。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收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产生的感觉。

如果不对孩子进行充分的触觉刺激,孩子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可能性会加大。经过剖腹产的孩子,因为没有经过来自产道的强烈挤压刺激,一般触觉统合失调,症状会比较严重。触觉统合失调又称为学习障碍。一般会表现为敏感,好哭,畏缩,烦躁不安,没有耐心,情绪变化比较大,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或者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坐不住。在孩子出生后对触觉的信息刺激就要开始了。对孩子进行的抚触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另外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包裹、挤压、用毛刷、抚触球、羽毛、纱巾等对孩子进行刺激。或者孩子长大一些,让他玩沙子玩水,多接触不同的物品来感受物品的粗糙、光滑、冷热、感觉是重还是轻?我们对孩子进行的触觉刺激是为了降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降低触觉防御和触觉敏感度。经过触觉训练的孩子一般会表现的比较平和、乖巧、情绪平稳、自信、喜欢摸索和探索、注意力集中,同时可以过滤掉很多躁音,专注于眼前的事物。

(五)运动觉。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孩子的运动,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就会给孩子做被动操,然后是主动操,然后是孩子的摸、爬、滚、坐、站、走,踢、扔、投、掷、跳等等。

发展孩子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是一样的重要。我们强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主要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这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心灵手巧,在运用手部、手指的时候,会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完善和提高。

早教应该做吗(过一个快乐童年还是该早教) 热门话题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家长好多都是抱着或者坐在小车里。而这恰恰阻碍了孩子运动系统的发展。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我们给孩子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

所以3岁以前的小孩以玩为主,还是以早教为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分割的。所谓的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就是游戏,只不过在我们了解科学的早教原则之后,就会变成有意识的、科学的去玩。

早教并不是高大上,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对孩子进行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听的更多,看的更多,触摸的更多,玩的更多、更丰富,通过这些在大脑中建立的神经链接,而形成孩子的智力回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0~3岁这个年龄段有90%~95%的时间是待在家里的,所以在家庭中的玩和游戏,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来说就变得10分重要。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在0~3岁这个阶段,可以完成人整体智力的75%左右。所以说对于0~3岁的早期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不能错过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的。

我是@梅妈妈育儿有方 ,长期专注于婴幼儿早期教育,解答育儿困惑,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对您这个问题的回答,不知道对您是否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科学的早教知识和常识,科学育儿。

早教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

近年来,为了使全国适龄儿童得到适当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2008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仅为199亿元,至2017年上升至3255亿元,十年间增长了15倍多,年复合增长率达36.4%。预计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将超过3800亿元。

国家学前教育经费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推动下,民营资本办幼儿园意愿加强,推动了我国幼儿园数量的持续增长。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0-2017年全国幼儿园数量成逐年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15.04万所,上升至2017年的25.5万所,年复合增速为8.87%。

幼儿园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普惠幼儿园占比的不断上升,推动了我国接受幼儿园教育人数的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达4600.14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

民办幼儿园成中坚力量 幼儿园及在园人数占比分别达62.9%和55.9%

与国内小学至大学基本以公办学校为主不同,在我国幼儿园领域,民办幼儿园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尽管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数量占比有所下滑,但依然非常高,2017年为62.9%;入园人数方面,2017年我国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达2572.3万人,占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的55.9%,较2010年的47%提高8.9个百分点。

尽管当前我国幼儿园主要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国家也一直对民办幼儿园持鼓励态度,但由于近年来,民办幼儿园事故频发,办学质量差距非常大,导致国家开始出台措施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如此次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而公办幼儿园方面,《意见》提出加大公办学前教育发展,到2020年公办园占比达到50%。

从国家政策以及市场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公办幼儿园将实现较快发展,而而民办幼儿园有望逐步规范,并逐年面向中高端家庭提供公办幼儿园无法提供的更全面、更科学的教育。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早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早教应该做吗】和【过一个快乐童年还是该早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