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的孩子如何早教,在音乐启蒙中?
音乐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启蒙教育,在小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能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了。
古典乐,似乎除了给人一种装腔的感觉,就剩下开发孩子右脑这种理论了。
如果你愿意抛开偏见,放下功利心,一定能发现古典乐的纯粹与丰沛。
下面是我们准备的一份,给小宝贝的古典乐入门清单
01 胡桃夹子-小型序曲《胡桃夹子》可谓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作为铁粉,养育孩子之前的每一年圣诞节我都会去剧院观看演出,每年也都会看到很多观众带着孩子一同观看。
故事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咬胡桃小人和鼠王》,柴可夫斯基自己从舞剧中自选了6个曲子作为组曲演出,极富童趣和感染力。
组曲中的这首小型序曲非常俏皮活泼,描写的正是逗趣的儿童世界,小提琴和长笛轻快灵动的演奏,恰似孩子们雀跃期待着圣诞礼物的到来。
02 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的作品第K.265/300e出自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小莫在这段简单质朴的旋律上创作了12段很有趣味的变奏,后由英国女诗人Jane Taylor配上了歌词,成为了广为传唱的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变奏曲的曲式在18世纪十分受欢迎,而《小星星变奏曲》又是莫扎特一生创作的所有变奏曲中最为著名的。全曲主题从C大调开始,当中经由c小调的转变,最终又回归C大调,嬉戏般的12次变奏让音乐始终充满了天真童趣的色彩,不难感受到莫扎特纯净的内心世界。
03 华丽大圆舞曲80后一定很熟悉《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作为米高梅出品的经典,它的背景音乐是一大特色。可以说《猫和老鼠》就是我们这代人最早的古典音乐启蒙。
这首肖邦作品第Op.18降E大调第1号圆舞曲又名华丽大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舞曲,也是肖邦所有圆舞曲中最为华丽和轻快的一首,舒曼称之为“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
它被《猫和老鼠》选用为The Flying Cat的BGM,感兴趣的老母亲可以回看一下,也许会忆起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04 “田园”交响曲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第一乐章,小标题为“抵达乡间时的欣喜之情”。“田园”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以“重拾乡郊的集体回忆”为题,首乐章恬静而喜悦,运用丰富的乐器描写出了生机盎然的乡间景象。
引用柏辽兹的评价:“ 这一令人惊叹的图景,应该由普桑设计,由米开朗基罗执笔……那些伟大、崇高而美丽的古代诗篇,在这一音乐的奇迹面前也变得苍白! ”
05 G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时期的一位神父兼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妥妥的斜杠青年)。他最为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因为太著名了所以这里就不多介绍。
今天要推荐的是维瓦尔第作品RV532《G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第一乐章。曼陀铃作为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在文艺复兴时期多用作牧歌的伴奏,音色清脆美妙。维瓦尔第把曼陀铃作为主奏乐器并创作了协奏曲,这首《G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也成为了古典乐史上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
乐曲精致典雅,也听不出过于浓厚的宗教气息,对于了解巴洛克音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6 施特劳斯圆舞曲其实,3岁以下的孩童对旋律并不是特别敏感,相对而言,他们更能对节奏作出回应。
所以我想推荐一下约翰·施特劳斯以及他全家的圆舞曲,是的,施特劳斯全系列,你值得拥有。如果不知道挑选哪张唱片,那么闭着眼睛买一张任何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唱片即可,当然如果愿意了解得多一些,可以听一听1987年卡拉扬指挥的版本,毕竟这是评论界认为历年来最精彩的一场,也是卡拉扬唯一一次执棒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盲选一首来自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用定音鼓模拟出了雷鸣的声响,用钹碰奏出了闪电的音效,一点都不高冷的古典乐。
07 柏林的空气说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不能不提柏林夏季森林音乐会,虽然同为古典乐的盛事,去柏林夏季森林音乐会却不用穿得像去音乐厅那样正式,可以穿老头衫配拖鞋,带上零食和酒,有点情调的也可以点上几只蜡烛。乐队也不用守室内的规矩,和观众的轻松互动非常多。
柏林夏季森林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柏林的空气》,就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一样,非常的魔性,节奏欢快,一起调子便会引爆全场,观众们鼓着掌吹着口哨和乐队一起完成每年这场盛会的最后一支乐曲。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陪你出发(ID:gifts_from_mom),欢迎交流。早教从几岁开始最好?
早教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后的前3年,尤其是0-3岁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对于儿童的智力、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父母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进行早教,包括听音乐、看图书、游戏互动等形式,给予丰富的刺激和体验,有助于儿童全面发展和提高成长质量。
一周岁的宝宝要不要上早教课?
感谢邀请。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1岁的宝宝,最需要的是 安全感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第一点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主要来自于妈妈和爸爸无条件的接纳和满足,饿了给他喂奶,尿了给他换尿布,孤单了陪她玩耍游戏,困了哄他入睡,委屈了表示理解和安抚。总之,你是宝宝最安全温暖的港湾。 第二点敏感期的顺利度过 ,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比如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脚的敏感期, 因为宝宝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所以更需要家人的帮助和理解。 第三点监护人要稳定 ,宝宝还小需要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不能频繁的搬家,这会让宝宝焦虑,养育的人更要稳定,不能三天两头的换人,这让宝宝很没有安全,不能产生依恋关系,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上三点 分析来看, 早教班可以给宝宝带来什么呢? 第一: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左右的课程 1岁宝宝课程包括音乐,语言,逻辑思维,感统训练,小手工制作等等! 第二: 提供玩耍的地方 一般早教机构都会有大型的玩具和器材,以供宝宝玩耍 。 第三: 有一些同龄的小伙伴 有利于增强体质,扩展对世界的认识,更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是他们开始与其他人交往并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 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早教老师,家庭和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早教学校。玩耍、游戏和共读是主要方式。以上仅个人观点,愿用我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帮助宝妈们获得更多育儿方面的知识,让你在育儿路上得心应手,也愿宝贝们健康快乐!更多有关育儿知识每日更新,原创问答内容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互动,谢谢!
12个月宝宝的早教如何培养?
这个问题比较大,不过教育也要基于良好的家庭关系、全面均衡的营养基础上,否则如果孩子内心的安全岛没有建立,或者身体、大脑的发育不良,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来按照宝宝不同的年龄阶段说一下吧:
1.1个月
ta的视力发育还不是很完善,不能聚焦,只能看到20-30厘米的东西,但是听力完全成熟。
这个时期可以用对比强烈的卡片,比如黑白卡,在ta面前移动,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可以播放一些著名的、轻柔的音乐,培养ta的乐感。2.1-3个月
慢慢的ta的视力能开始追踪移动的物体,3个月时能看到几米以外;色觉逐渐成熟;到三个月时,ta会拍打前面的东西,但是手眼协调不好,通常不能打到ta想打的目标;开始为牙牙学语做准备,会发一些元音,比如“哦哦、啊啊”;会模仿一些表情,你笑时ta会跟你笑。
这个时期可以给ta看一些对比明显、鲜艳的图案或者书籍;在面前放一些可以触摸的玩具,锻炼ta的手眼协调能力;跟孩子经常聊天,为后面的说话做准备;跟ta互动,培养ta的社交。3.4-7个月
到7个月时,视力发育基本成熟,可以轻松的追踪移动的物体,甚至可以抓住移动的物体;色觉完全成熟;对语言越来越敏感,社交方面可以分辨情绪;处于嘴、手的敏感期,通过嘴、手感知世界;可以翻身、坐起。
这个时期,可以在ta面前放一些移动的玩具,加强ta的手眼协调能力;多跟ta说话聊天或者读一些绘本故事,做好单词储备,培养ta的语言能力;给ta建立足够的爱的环境,建立ta的情感安全岛;在ta所接触的物品没有伤害的前提下(比如易碎、含化学品、不环保等),不要干涉宝宝舔或者触摸物品,这对孩子建立手、脑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鼓励孩子翻身,也可以给ta做被动操,帮助四肢进一步发育,为后面的爬行做准备。4.8-12个月
开始爬行,一个阶段后可以扶着东西站立,为将来的走路做准备;小手更加灵活,可以捏起东西,放到其他物体里;会说“爸爸”“妈妈”等连词,对语言更加敏感、专注;
会用手指自己需要的东西,会模仿一些大人动作。
这个时期,减少抱的机会,除非ta有安全需求,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能爬就爬,这对ta大脑的发育、后续的走路都很有好处;通过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木质积木,培养ta的手眼脑协调和精细动作;要进一步多跟ta多说话、聊天,而且要说成人的语言,刺激ta的语言能力;这时可以给ta加入双语环境,不要担心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干扰,这对ta后续同时学会两种语言很有好处。以上个人的一些学习总结,欢迎点赞、评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六个月的孩子如何早教】和【在音乐启蒙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