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它重要吗,家长一定要随众吗?
幼儿早教广义的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侠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住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很多知名专家都认为幼儿早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幼儿早教的重要性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斌老师曾说: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七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5岁开始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国家认可,在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育政策中,有一项创新亮点——投资100亿美元发展美国0—5岁儿童的早期教育。
研究表明,经过早教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阅读和学习。可见早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个人经验分享我有两个孩子,老大小时候没有早教,生老大时初为人母,且为职场妈妈,在老大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参考书籍为《郑玉巧育儿》,且重点在于对孩子成长各阶段的生理需求和抚养技巧,本人也简单的希望孩子在3岁前能够无忧无虑的玩耍即可。
老二出生的时候,我就成为全职妈妈,由于哥哥处于第二个叛逆期,所以为了解决哥哥的问题就开始专研育儿知识,从以往对孩子们的生理需求的关注更多转移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上,在老二2岁3个月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全国比较知名的早教连锁机构,且3岁以下孩子上课必须家长培训。作为和孩子一起上课的家长,已经比较熟悉早教的课程了,现就分享一下:
早教课分三种形式:
1、欢动课:教室里有大量的玩具设施和各类的滑梯、单杠、平衡木等,课程形式主要分为孩子自由活动和老师组织游戏两个环节,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孩子身体运动能力和早期社交能力的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规则意识,最常见的就是排队,和养成好的习惯,比如每次游戏过后,会要求孩子分门别类的收拾玩具。
2、音乐课:老师带唱,家长和孩子一起跟唱,在课堂中,并不要求孩子能够乖乖的坐好跟唱,孩子可以随意跑,家长只需要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跟着老师唱即可,主要是刺激孩子的听觉。
3、艺术课:其实叫画画课更为贴切,课程内容就是绘画、拼贴、印染,形式是老师先介绍课程所需的各种材料,然后做示范如何完成作品,然后要求孩子根据老师示范和所给的材料自己制作。老师特别交代家长一定要遵守放手原则,让孩子自己来。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会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但不做任何要求,结果就是几个孩子就有几幅完全不同的作品。艺术课主要通过刺激孩子的视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个人分享:上早教课的收获
家长陪着孩子认真上课,会学会老师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这样通过课堂和家庭的配合,早教效果会更明显。当然上早教课,主要是孩子的成长:
1、早教课上通过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激发孩子智力发展;
2、孩子更有规则感,比如玩玩具时学会了等待,滑滑梯时学会了排队,玩具玩完后学会了分类收拾玩具。上次令我感动的是,在收拾玩具的时候,老二居然还学会了利用工具让收拾玩具更高效。
3、课堂上的自我介绍和欢迎环节和艺术课上有孩子作品的展示环节,让孩子面对观众时更有自信心,表达能力更强;
4、玩游戏时的协作让孩子们能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艺术课分享环节给其他小伙伴掌声激励,让孩子们更有爱心。
5、可以通过早教课程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以后的兴趣爱好培训做参考。比如我家老二很喜欢唱歌和画画,以后等孩子长大些,我会给他报相关的特长班。
建议在回答之前就阐述了早教的定义,早教指的是早期阶段的学习,包括了家庭教育和早教机构的教育。其实家庭早教是早教机构的基础和延申,而现在很多家长在谈起幼儿早教时都心照不宣的指的是机构的早教。至于机构早教,家长要不要随众,我给以下建议:
1、如果家长具备幼儿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而且也有耐心引导孩子,没有必要给孩子报早教机构,毕竟课堂外的大自然才是刺激孩子各种感觉的最佳场所。
2、如果给孩子报了早教培训的话,家长一定要陪同,如果让老人陪同还不如不报。比如在陪同老二上早教班的时候,有的孩子就是老人陪同的,在课堂上,孩子不认真跟着老师学,有的老人就会凶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3、如果家长欠缺早期教育知识,又不愿学习的,还是建议随众给孩子报早教。毕竟孩子的早教黄金才短短几年,错过了就不再会重来。
4、如果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或者3岁以上的孩子就不再建议上早教班了,而可以给孩子报不需家长陪同的兴趣班。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体验都是在学习,其实早期教育并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利于孩子成长的都是好方法。以上为个人对幼儿早教的经验和理解,请各位家长积极补充。
请关注@欢乐成长录 育儿路上一路成长!
孩子有必要上全脑开发课吗?
所谓的全脑开发课,其实是一场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骗局,这都是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圈钱而采取的招数,而很多家长对此恰因为无知,再加上望子成龙的扭曲心态,才会相信什么全脑开发课的鬼吹灯。
真正对孩子智商和情商有帮助的教育,恰来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如果家长真能静下心来,自己学习一些现代育儿理念,你会发现原来完全可以通过亲子陪伴融入很多教育的元素,让孩子身心在快乐的亲子活动中得以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的重点,无非围绕几部分进行,下面我分别讲一讲:
第一,运动协调能力的锻炼。我们都知道,婴幼儿从翻身、坐起、爬、站立、迈步、行走、跑动,需要至少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看护人的协助才能完成,同时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大脑中枢神经发出指令,指挥肢体动作的协调。别小看这运动协调能力的锻炼,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会出现感觉统合系统出现问题。现在很多老人照顾孙辈,因为老人运动能力和耐力大不如从前,所以常常看到总是抱着、背着或用小车推着宝宝,很多时候让宝宝得不到充分的运动锻炼。
第二,语言发展更不容忽视。宝宝从呀呀学语时就开启了语言发言之路,很多家长不知道宝宝有语言发展敏感期,大部分都错失了最佳语言基础培养的好时机。这个敏感其实从1-3岁是最佳时期,在母语环境下,宝宝从词-短语-短句-完整一句话,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语言发展恰是对大脑发育最好的锻炼形式之一,而这些根本不需要借助任何机构,由父母或看护人都能随机完成,只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最好统一用普通话来教宝宝。
第三,基本生活技能学习是根本。宝宝从最初做抓、握、拿、推、举、咬等动作开始,这就对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做准备了,如果看护人知道这些,不断鼓励宝宝,会让宝宝增强信心,带着乐趣,专注地去做好每一个动作。而这些基本动作完成的过程,恰是锻炼大脑思维和协调发出指令的过程。有经验的年轻父母,会格外注意渐进式培养宝宝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对宝宝大脑最好的开发活动。
第四,在亲子游戏和阅读中培养专注力。宝宝最喜欢玩沙子和水,这可是他们百玩不厌的乐趣所在,这两样恰可以在亲子游戏中经常使用,如在沙堆里挖坑,搬运,造型。如宝宝拍水,在水上玩玩具,用小桶倒水,细观察你会发现宝宝特别专注地自娱自乐,如果保护好宝宝这种专注力,则是极好的锻炼形式。而亲子阅读,看色彩鲜艳的图片,教宝宝辨别颜色,教宝宝识认物品,用温和的语言讲给宝宝听,瞧,宝宝听的可认真呢。
还有很多内容,韩老师只给年轻父母讲这些,现在有很多育儿书籍,如郑巧玉系列育儿经,写的就非常棒,郑医生既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同时又专注于研究婴幼儿的家庭教育,相信可以给你提供很丰富的育儿经验和知识。
两岁宝宝应不应该上早教?
你好,我是猫猫饿。
现在早教的年龄已经越来越提前了,我身边有很多妈妈在宝宝几个月大时就送他去上了早教班。
对于有没有必要去上早教,我认为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全家人都非常热切地要培养宝宝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报早教。
在早教中心,老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对于每个月龄段宝宝的发展目标是了如指掌的。
他们会根据宝宝的月龄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而且活动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比如音乐、绘画、语言,运动等,在宝宝敏感期培养相关的能力。
早教中心的游戏很多都是亲子游戏,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增进了亲子感情。在和同伴游戏玩耍过程中还能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和胆量,这是非常重要的哦。
如果经济条件一般,那么我觉得家长可以在家进行自行早教。
比如,多带宝宝出门和其他小伙伴游戏,这样培养了社交能力和胆量,多让宝宝和邻居打招呼,多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平时和孩子一起做做手工、涂鸦、捏捏橡皮泥,这样锻炼了宝宝的小肌肉还有想象力等。
当然,这样做的唯一缺点就是家长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宝宝相关年龄的需求。但也不是你参加了早教就完全不需要回家在和宝宝亲子互动,只不过早教中心可以给你一个指导,让你省了不少精力。
我是猫猫饿,你身边的育儿专家,如果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哦,每天不定期更新育儿小知识。
你支持宝宝上早教班吗?
首先说以下早教,早教跟早教班是两回事。
我支持早教,很多研究表明,合适的早教对小孩的身心发育都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运动机能的发育,培养音乐、绘画等艺术感觉,也可以帮助他和小伙伴们顺畅地交往,了解竞争和合作。
至于早教班。一个好的早教课程应该是专家研发,实施课堂教育的人是受过培训的老师,在这个理想情况下,早教班可以上。但很多早教机构良莠不齐,经常是拔苗助长,大量传授知识,而且由于指导不当,反而会影响儿童的好奇心和专注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的素养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另外,由于商家盈利的模式,把一点内容拉长,浪费时间和金钱。
因此,对于我这样的家长来说,不会去上早教班。我完全自己可以实施各种早教措施,寓教于乐,又简单又培养亲子感情。比如,英语,可以每天听点英文儿歌,看点英文动画片。语文,亲子阅读,一块做情景游戏,看木偶剧,听故事。数学,一块玩积木。感统,让小孩多在地上爬爬,在草地上打打滚,尤其在落叶里打滚,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精细动作,让小孩参与家务,一起做点小面食之类的游戏。又亲密又简单,还特别有效。
关于【早教它重要吗】和【家长一定要随众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