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早教,需要上早教班吗?
不建议宝宝上早教班。因为:
1、孩子太小。0-3岁的孩子基本都是以家庭哺育教养为主,他们的生活中基本上就是依靠父母。如果父母过早的把孩子送到早教班,那么还怎么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呢?
2、让宝宝上早教班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攀比。很多父母本着“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就各种给孩子报班学习,其实这种谬论只是一个宣传手段而已,根本就没有实质证明。父母为了怕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于是就不断的比拼,结果造成孩子精神压力过大,没有安全感,幸福感降低,最后不能快乐的成长。试问,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吗?
3、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上早教班就能够接受早教。其实孩子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父母的爱,并不是把他送到一个学校让他接触一些特定的训练。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存在自身差异,所以不可能每个宝宝都会做到同一件事情。但是在早教班,都是用同样一件事情来衡量孩子的能力高低,这样做对吗?大错特错,只会让孩子疲惫不堪,甚至身体出现一些问题。
4、父母觉得孩子上早教班,可以为上幼儿园提前做准备。孩子的成长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让孩子顺其自然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宝宝在上早教班以后,并不能为上幼儿园打下基础,而且甚至会更厌学,为上幼儿园增加了困难。
大家说的早教指哪方面的开发呢?
真正的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家长。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早教。但是,什么是早教,为什么要早教,早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早教是提前教宝宝学认字,拼音,英语吗?不对,这仅仅只是学习知识,并不是早教。
早教,即孩子0-6岁的早期教育,重点在于0-3岁。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喻成建房子,那么早教就相当于打地基,地基越扎实,房子才会越坚固。
曾经有记者问霍金先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霍金回答:“我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这段话就几乎把早教内容概括出来了。
真正的早教应该是:
培养基本的生存能力
生活中,生存能力包括吃、喝、拉、撒、睡、穿、梳、戴、抹、卫生、劳动、整理共12个方面,缺一不可。先培养宝宝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孩子多点独立,少点依赖。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追着孩子喂饭。
有的家长嫌弃孩子动作又慢又笨拙,直接帮孩子穿衣穿鞋。
家长的一手包办和过分干预,只会变成宝宝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不利于宝宝生存能力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睡觉起床,坚持午睡
不偏食挑食
不丢三落四
常喝白开水,尽量不喝饮料
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学会整理与打扫
学会分享
习惯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习惯一旦形成,日后想要改变就很难了。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
有一部分家长误认为孩子小,可以慢慢来,不用教,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懂得了。然而,这就好比让一个前18年没上过学的人,一到18岁就去参加高考,套用同样的理由,不用学,时间到了,自然而然就会懂得了。有可能吗?
6岁前请一定要帮宝宝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时不待人,错过了就错过了。好习惯的反面是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像被刻入骨子里,想要改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培育普适的价值观
孩子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他可否很好地与人相处,可否容易地被别人接纳。相似的价值观会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去认可正面而普适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他更容易地融入大多数的人际圈子里。
与大多数人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孩子,很难找到跟自己价值观相近的朋友,从而容易被周围的人边缘化,会越来越不合群、越来越孤单。
培养热爱生活中艺术美的积极情感
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多听优美的旋律,小孩子对美的追求,会让TA心中充满爱和美。
TA可以把生活过的有趣而不敷衍,更有品质,更有情调。
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更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领导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忍耐力和意志力。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反正以后又不希望孩子往体育专业方面发展。就这样简单的把体育运动的众多优点忽略掉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发展认知能力
知觉、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些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而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应该是通过游戏和绘本来展开。
想象力,在绘本方面,比如Leslie Patricelli的The Birthday Box,小主角把普通的快递纸箱想象成飞机,船,雪撬等等,这样简单的提示就可以引导小孩子放飞想象力。
想象力,在游戏方面,和宝宝一起钻进被窝里,告诉宝宝,我们进入了海底世界,一群海豚游过来啦,宝宝有看到吗?海星在石头后面跟宝宝说你好,我们去跟它打招呼、握握手吧……诸如此类,帮助孩子培养想象力。
曾经有一位早教老师说过,最需要来上早教课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简单来说,真正的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家长。
早教从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儿,家长的参与和引导才可以成其为早教。说到底家长才是帮助宝宝打地基的那个人。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学前教育跟早期教育有什么区别?
不存在哪个更好,因为两者都是针对孩子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必不可缺的,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有以下几点不同:
1. 定义上的区别:早期教育的范围更广泛,一般包括孕期、婴幼儿期和学前期,而学前教育只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阶段,通常指3-6岁儿童的教育。
2. 目标和重点不同:早期教育目标主要是提供安全、保健、营养和情感等关爱服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并为学前教育做好铺垫;学前教育则更加注重儿童的思维、语言、情感、社交和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发展,准备他们进入学校。
3. 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同:早期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娱乐、游戏、音乐和舞蹈等活动;学前教育则更加注重阅读、数学、科学、艺术以及社交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此外,教育方式上,早期教育强调亲子互动,学前教育则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
4. 状态和实施方式不同:早期教育通常由家庭、托儿所和孤儿院等提供,政府机构通常承担较小的责任;学前教育主要由幼儿园和托儿机构提供,政府通常将其列入教育体系,并拨款支持。
kimi奇米儿童早教电脑i6的习惯养成功能是什么?
kimi奇米儿童早教电脑i6内置了基本的教育功能,包括帮助小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这对小孩子的成长而言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kimi奇米儿童早教电脑i6还内置了基本的教育功能,包括帮助小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这对小孩子的成长而言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于【什么是基础早教】和【需要上早教班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