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早教选择哪,一些农村青年夫妇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
我们老家很多青年夫妇就是这样做的,举全家之力,在城里买了房子,就为了把孩子的户口迁到房子上去,方便以后在城里上学,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我三叔家的就一个儿子,结婚后小俩口就进城去打工,慢慢地就攒了一些钱,后来有了女儿,两个人看到人家城里的小孩要上早教班,然后上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确实和农村完全不同,于是就萌生了在城里安家落户的想法。
堂弟回家把想法跟三叔三婶一说,买房子在老人眼里那是大事,更是正事,必须得支持啊!于是三叔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帮助儿子在城里买上了楼房。
自从儿子买了楼房,三叔也觉得在村里面腰杆更直了一些,见人就说自己儿子家的房子装修得多么好,多少次要求他和老伴过去同住他都没去,嫌不接地气。
后来小孙女都上三年级了,儿媳妇眼看也30多岁了,就是没有要二胎的意思,这可把三婶给急坏了,天天打电话给儿子,说几句就绕到要孩子的事情上。
儿子说,他已经和媳妇商量好了,别说放开二胎,放开三胎也不生了。生得起,养不起,现在的孩子上学,要送要接,要辅导作业,要上课后班,要学作文、英语、奥数,还要练舞蹈,一个月的费用没有四五千根本下不来。两个大人经管一个孩子天天过得都像打仗一样,一点闲时间都没有。
堂弟那时和媳妇一起在工地刮大白,据说两个人一天能挣五六百,但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活干,堂弟说,城里人都管孩子叫什么“碎钞机”“吞金兽”,你别说,还真是挺形象的。不过,这城里的教学条件确实比农村强太多了,我们家姑娘和她二姨家的孩子都是三年级,回老家时一对比就知道了,完全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我家姑娘会奥数,英语口语说得溜溜的,她二姨家的孩子还处在往英语单词上注拼音的水平呢。
现在,农村的青年父母都知道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们的想法里,自己这一辈耽误了就耽误了,到自己孩子这一代,一定要尽全力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哪怕贷款拉饥荒也要在城里买了房子立住脚,这样,下一代成了地道的城里人,就可以接受和城里小孩一样的教育了。
钱可以再赚,但孩子最好的教育时机就是那么几年,错过了就会永远错过了,对于农村青年夫妻去城里买房以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事,我表示理解支持。
关于【郓城早教选择哪】和【一些农村青年夫妇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