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啥早教班,想让孩子上早教?
一般早教中心课程分为运动课,艺术课,音乐课,还有英语课,当然每家中心情况也不同。对于大多数家长会选择前三类课程。
来这的宝宝一般1-6岁,4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会选择运动课,让他们多运动,然后可以上一些音乐课,他们会选一些适合宝宝听得音乐,老师也会带大家做一些互动,应该是很轻松的。
再大一点到二岁多吧,孩子可以参加艺术课,画画,手工艺术品等,当然还可以烹饪。
总之这些课程都很轻松愉悦,是那些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认可推荐的。
在家怎么给宝宝做早教?
早教课值不值,那么先讨论一下——什么是“早教”。
在我看来,早教并不是预防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课程,要是抱着这个目的,还是别早教了。因为爸爸妈妈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也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要去“上课”,小孩子太可怜了,要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被老师罚背书、写作业给弄出心理阴影了,好像“学习”一定很辛苦很累,只有“玩”才能开心快乐。
可是对于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他们其实时时刻刻都处于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孩子来说,玩和学习,是分不开的。游戏就是孩子的主要“学习任务”。
比如玩摇铃、啃玩具、吃手、扔东西、在地上爬、试着站起来、找妈妈抱、要妈妈抱不要爸爸抱、跟小朋友抢玩具……孩子在经历这一切的过程中,积累各种感官体验、表达经验、交流经验、人际关系经验……这都是孩子自己在学习。
而爸爸妈妈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互动,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教他说话、给他唱儿歌、带他出去和小朋友玩、带孩子在游乐园玩滑梯、和别的孩子抢玩具了引导他好好解决……这些都是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丰富的环境刺激”。
所以,不管是在家早教,还是在“早教班”早教,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经济、时间、场地……)。只要都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好。
如果选择了比较好、比较专业的早教班,确实对家长会有一定帮助,比如:
1、适龄性。如果不是很有婴幼儿教育经验的父母,对于“怎么跟孩子玩”,就会有点困惑。带孩子玩的东西可能不适龄,就很容易让孩子对这个东西失去兴趣,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而早教班里专业的老师,可以帮助一岁之前的孩子,通过课上的游戏来刺激孩子的感官体验,两岁左右通过游戏促进想象力、三岁左右强调规则感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
2、为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育儿辅导除了孩子之外,家长自己遇到育儿的困难,能获得专业的帮助。而且,专业的早教中心一定会很强调家长亲自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爸爸妈妈自己也会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亲子互动的方式,变得更理解孩子,更懂得如何回应孩子的需求。
3、提供充足的社交机会除了宝宝之外,家长之间也是个良好的社交圈,家长之间的社交,不仅可以给宝宝做良好的示范,还能一起交流育儿经,互相倾诉或支持对方。
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在家、或者家的附近,利用自己的社交圈,给孩子提供早期成长所需的丰富环境,又是个善于汲取新知识的学习型家长,能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那你当然可以不报任何班,即便你身边的朋友都报名了,你也不需要焦虑的。
在家给孩子营造早教环境的小建议:
1、各种亲子互动游戏游戏就是孩子的“主要工作”,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能够促进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发展。
至于具体的游戏玩法建议、玩具建议,我会在文末会推荐一本优秀的育儿书籍,详细地告诉爸爸妈妈,每个月龄小孩的举止行为、适合的玩具、家长如何带动他们玩耍……
2、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真实的体验非常重要,孩子就是通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画册和电视上的花花草草,永远比不上真实世界里的花草。孩子的真实体验越丰富,用“符号”和“表象”思考的能力越强,想象力越好!
而且,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电子游戏、电视、iPad等电子产品,那么户外活动是个很好的代替。孩子能经历和自己平时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他们的好奇心被放大了,要研究的东西更多了,自然不会只想着电子游戏了。
3、保持玩耍中的乐趣,“好玩”“有趣”是最重要的。“游戏”是孩子的“主要工作”,“早期教育”是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而“游戏”的核心价值,不就是好玩吗?
所以,爸爸妈妈虽然是给孩子“在家做早教”,也别总想着要“教孩子”一点儿什么,别总是盯着孩子,看他参与了没?看他学会了没?总想指导孩子用这只画笔,用那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压力山大,一点游戏的乐趣都没有了。
孩子的非常喜欢模仿。与其跟他说,不如做个他看。
所以更好的引导方法是:我们蹲在孩子旁边自己玩,自己弄出一些新玩法,操作一些新工具来吸引孩子,他们自己自然会模仿学习你的新方法的。
我这个当爹当妈的超龄大儿童,我自己玩得很开心,孩子一定会受到感染,他会更加开心。
4、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呢?皮亚杰提出了“感知运动”这个概念。
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感知和动作是他们获得信息的直接又有限的手段。
允许宝宝吸手指、咬玩具,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和宝宝玩玩具、玩“奔跑比赛”,允许孩子做家务……鼓励宝宝多看、多听、多接触、多尝试。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抠抠、摸摸、舔舔、甚至扔扔,都是值得鼓励的探索行为。
如果孩子平时是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照顾,那就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毕竟出于体力和精力上的原因,老人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保守,而且让老人家频繁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能活动,也会比较吃力,于是很可能不自觉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
最后,推荐一本著名、实用的育儿书籍:《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与早期教育指南》。
作者:[美]伯顿·L·怀特((Burton L.White),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
书里会非常详细地讲到每个月龄的小孩,在这个阶段的举止行为、适合的玩具、和该如何玩耍、如何带动他们。自己在家给孩子做早教的爸爸妈妈十分需要!
这是一本极富操作性的书。有个家长朋友看完,跟我说:
都后悔买晚了,至少在给孩子买玩具这件事儿上,可以少走好多弯路啊!书里有句很重要的话:
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的素质问题更加重要,而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的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
所以,早期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学习,不要害怕教育的内容会累到孩子。相反,好的早期教育内容,会让孩子充满兴趣、充满安全感,内心丰盈而踏实。我们需要重视孩子三岁之前的教育环境,这对孩子的一生都相当重要。
早教课程怎么选择?
这个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家里老人可能觉得浪费,过去那么多孩子那有什么早教。但是社会在变化,经济结构在变化,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也不同了有些技能是需要从小挖掘培养的这才能保证孩子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并适应工作要求。我们现在早教鱼龙混杂,有明珠一般的优秀有介草一样的糟粕。我们就要擦亮眼睛选择,我自己觉得多元智能的理论是比较适合孩子的,而且这个理论可以延续使用到中学都可以
早教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宝宝早教需全面!这样做成长快人一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后,爸爸妈妈们都对自己的宝宝寄予了期望。不仅仅希望他们健康成长,还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比别的宝宝更加聪明伶俐。
宝宝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力发育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宝宝的每个人生阶段选对用品,能帮助宝宝跟好的发育。—➊—营养要充足宝宝的身体素质和大脑智力发育从物质基础上来讲,都离不开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在宝宝出生不久的这段时间,在饮食上给予宝宝足够的钙、铁、锌、硒、维生素,才能让宝宝拥有健硕的身体。在宝宝的这个阶段的营养来源中,奶粉的占比是很重的,所以需要尤其重视选择一款营养均衡好吸收的奶粉。—➋—学步要安全宝宝学走路既能够锻炼到宝宝的肢体,还可以促进左右脑协调。宝宝学步既不能急,也不能过缓。要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宝宝从10个月到14、15个月才开始学步都属正常范围,家长过早强化训练或是放任不管,都会影响宝宝日后的正常步行。在宝宝学步的过程中,家人要为宝宝做好防护措施。—➌—认知能力需培养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除了让宝宝的认知能力自然增长之外,爸爸妈妈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早教游戏,来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关于【报啥早教班】和【想让孩子上早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