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岁读早教,孩子多大就可以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了?
宝宝长大了,就要上幼儿园,这是每个家庭很常见的现象。现在的公立幼儿园三岁才能够上,优质幼儿园私立公立更加严格!(8.31号前的可以上,8.31,后的要等到第二年了),很多妈妈觉得,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时间太早又不太放心,太晚的话,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孩子多大上幼儿园会比较好呢?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实际情况来招生!
北京有些优质公立幼儿园,在宝宝上完户口,第一次检查完,就要拿着户口去就近的公立幼儿园预约提前登记,等你家宝宝长到两岁想起幼儿园的事,人家早登记到几年以后了。那时候去报名是很难插进去的,当然如果你有直接的硬人脉就例外了。早登记的有是未必也能上?得符合幼儿园的条件
1.入园幼儿入园应为身体健康(无慢性传染病)、可以正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年满3周岁儿童。
2.招收当年9月1日以前满3周岁的幼儿入园,部分有条件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向下延伸,招收3周岁以下的幼儿入园。中班、大班若有空缺,可招收适龄幼儿插班入园。
3.幼儿园各区报名时间不同,部分优质幼儿园可能提前半年或一年预报名。公立幼儿园一般按照划片范围招生等情况招生。:各区幼儿园招生情况不一样,最终以本区政策为准。
入园条件
拿房产证、或,公房租赁合同、户口簿、幼儿出生证、儿童预防接种证(须经疫苗接种单位查验盖章),携带儿童到有办园资质的幼儿园报名
非北京户籍的人员要求:务工就业证明、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居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无人监护证明等五证材料。
如你上不了公立幼儿园,现在有很多有资质的优质幼儿园,也能给你的孩子带来很好的学前教育。!祝大家孩子都有一个可心的幼儿园上,让孩子安全家长放心!
早教从几岁开始最好?
婴幼儿的早教从出生就应该开始了。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较为关键的时期,因此越早早教对孩子越好。
如果条件许可,家长可以选择正规的早教机构对孩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早教。通常,早教中心的接收范围是六个月到三岁的宝宝,一般将近一岁左右去是最好的阶段。
2岁多的宝宝必须上早教吗?
要不要带宝宝上早教班?
小编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基本上众说纷纭:
“要去,早教对宝宝很重要,人家是专业的。”
“我看宝宝挺开心的,那就办卡呗!”
“都是骗钱的,不就是玩?性价比不高。”
“无所谓,给宝宝和大人一个打发时间的地方。”
“宝宝上早教变化很大,对适应入园有好处。”
“周围人都去了,不去感觉亏欠了宝宝。”
早教≠早教班早教,简单来说,就是自宝宝出生后进行的早期培养。
早教机构源自欧美,歪果仁最初建立早教机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游戏增加宝宝与父母,以及与其他同龄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二是开发宝宝的潜力,使宝宝的身体、情感、智力等获得一定提升。
如今,很多早教机构都自称使用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将早教划分成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培养、科学文化培养。
不过,凤梨小姐也是挺不服气的,“谁说只有歪果仁懂早教?那都是我们老祖先玩剩下的,好么?!”
(明•夏葵 婴戏图卷)
拨浪鼓,不就是感觉教育?促进宝宝视觉、听觉、触觉、精细动作发育,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七巧板,不就是数学教育?让宝宝对数量、大小、形状等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宝宝的逻辑能力及思维能力。
拔根儿,不就是科学文化培养?引导宝宝建立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正当季的游戏:拔根儿)
早教,教什么?那么,问题来了——
奶奶用红色小球在宝宝眼前移动来锻炼目光追物的能力,算早教吗?
每次宝宝洗完澡后,妈妈给宝宝做抚触,跟宝宝聊天,算早教吗?
爸爸在每天临睡前的亲子时间给宝宝念故事书,算早教吗?
当然算!
家长每天都在做早教,只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更没有提炼出“开发智力”“挖掘潜能”那样的高度罢了!
那么,早教到底教什么?
看宝宝月龄咯!
根据不同月龄宝宝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宝宝进行早教。举例来说:
0~1岁,是宝宝建立安全感、感官发育、肢体运动及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
家长给宝宝看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可以帮助开发视觉;
用玩具等辅助工具,吸引宝宝注意力,帮助练习俯卧抬头;
经常跟宝宝说话,给宝宝唱歌,让宝宝听音乐,有助于听觉发育;
将不同质感的玩具、蔬果塞进宝宝的手中,能够开发触觉;
带宝宝外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对提升嗅觉能力有好处;
带宝宝逛街、聚会,增强他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力……
随着宝宝月龄增大,家长还可以着重培养大运动;语言表达;认知、思维能力等等。
看家庭环境咯!
前几天,在果壳网订阅号,认识了一位叫“米花”的小朋友,父母都是科学家,她从小的玩具就是显微镜!
(米花妈妈配图:两岁人类幼崽米花徒手大战夹竹桃天蛾幼虫)
这绝对是技术壁垒啊!
像小编这种在科学领域缺乏一技之长的……
再举个例子,关晓彤。爷爷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爸爸子承父业,还涉足影视剧;妈妈是话剧演员……从小沉浸在艺术氛围中,加上兴趣,走上演艺之路也顺理成章。
当普通宝宝在玩积木、学唱《爱我你就抱抱我》的时候,这些宝宝正在研究微观世界、说琴书!
不过,各位也别太焦虑——家庭环境带来某个领域的高起点,并不是绝对优势,因为,还有天赋、兴趣、后天努力呀!
看宝宝兴趣咯!
一般来说,早教机构的课程主要包括:运动课、音乐课、艺术课(画画)、生活课……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实质基本差不多。
但是,每个宝宝的兴趣点是不同的。
Ella妈咪一直很头疼:“Ella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小区里的泥土?咋就那么热爱大自然!”我倒是挺羡慕的,mini对泥土永远是一副嫌弃的表情,而Ella,说不定未来就是一枚自然科学家呢!
(还有这种,什么仇什么怨?!)
与任何教育方式一样,早教同样离不开培养宝宝的兴趣及好奇心,只有建立在宝宝个人兴趣和探索欲望之上的早教方式,才能收获理想的早教效果。
尽管《小猪佩奇》被黑得体无完肤,但是,家长有没有问过孩子:在泥巴坑里跳,和在床上跳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溅起泥点?哪里能跳得更高?
你看,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对他们好奇心的引导、洞察力的培养,其实比玩什么更重要。
别误会早教班!“早教班能学到东西!”
对婴幼儿来说,玩耍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不仅仅是家长印象中的读单词、背古诗、临摹图画、掌握乐器,而是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项游戏,能让孩子同时锻炼好多种能力,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学习。
因此,如果家长只是想让孩子去早教班“学习”,不如将课堂顺势扩大到生活中,为孩子提供更多探索的机会。
孩子喜欢撕纸?和他一起玩呗!让他撕出不同的形状,再让他说一说自己撕的是什么。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精细动作都得到了锻炼……
(问:这项游戏中,宝宝“学”会了什么?)
“早教班能锻炼社交!”
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每天抱着孩子去小区广场,有点不太现实。
于是,早教机构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场合。
从这一点考虑,凤梨小姐倒是对早教班抱有好感:
和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相处,我能观察到mini在集体中的个性;
最初mini无法跟上节奏,慢慢地,由紧张变得自在活泼;
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形成了默契,让孩子自己处理小的冲突……
这些条件,在凤梨小姐的生活中,很难为mini提供。
毕竟,亲朋好友家没那么多月龄相近的孩子;平时老人带孩子,几乎只去楼下遛弯儿;游乐场里,家长的心态大多过于谨慎,唯恐“吃亏”或“生非”……
当然,社交有很多种方式和渠道,不一定局限在早教机构。比如,在商场和收银员简单对话,和公园里遇到的小朋友分享零食……
“早教班能学习英语!”
一般来说,早教班的标配是一位讲英文的老师,一位讲中文的助教。这让很多英语基础不好的家长舒了一口气:“总算为孩子创造了学习英语的环境。”
呵呵哒,你可能……想太多了。
猫猫君,曾是某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的专业人士,她在《爹妈身为“英语渣”,咋给宝宝做启蒙?看完这篇干货你就懂》中写过心得:
当年,我所在的英语培训机构推出过一个理念:让孩子泡在英语里,称为“浸入式教学”。这可以用学中文的方式来做类比——孩子就是因为被泡在了中文环境里,所以经过大量的积累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开口了。都是语言,学英语的道理是一样的。多听、多看、多接触、多输入,有了深厚的储备,才有可能输出。相较之下,“早教班每节课1小时,每次百十句英语”,远远比不上日常持续“灌输”字母卡、英文绘本、儿歌……
“早教班能玩耍!”
早教机构的确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场地和环境。
上烘焙课或者绘画课,不用准备物料,不用收拾残局,算是懒人家长的一大福利。
不过,每次当老师让孩子走平衡木的时候,我就会自动脑补“马路牙子”;每当老师在教室里组装秋千,我都会怀疑人生,“和小区里的有什么不同?”
刚才也提到,早教机构的课程设计相对模式化,因此,建议家长不要夸大或幻想几节早教课的积极效果。
毕竟,对孩子来说,你的全心陪伴才最重要。
宝宝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儿童正常上 幼儿园 的年龄应该在两岁半。
儿童由于长期在家,环境比较封闭,平时和小朋友的接触比较少,可能有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不适应那里的环境一到那里就哭闹,这时家长暂时不要强制让孩子去幼儿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安排孩子和周边的小朋友一起玩,教会孩子怎样和别人相处,让他和小朋友之间建立友谊,喜欢群体生活的氛围。作为家长不要太着急,要有一个过程。
如果方便,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带孩子去幼儿园,让他逐渐对幼儿园感兴趣。
孩子该不该上幼儿园,是有学问的,还应考虑到子女心智的发展。
那些想办法让孩子提早入学的想法,的确有待考量。幼儿教育专家发现,在小学二年级以前,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童,有3/4以上容易产生情绪困扰,罹患儿童期精神官能症,学业跟不上,团体生活适应不良等现象。
年龄并不是决定儿童入学的唯一条件。在你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不妨先给他一个小测验:
会不会自己扣衣服扣子?
懂得如伯伯、叔叔等称谓吗?
能不能分辨左右?
可以不用练习而念出四个连续数字?
能画一个正方形?
能说出毛衣、鞋子与帽子相同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孩子能够轻而易举的说出正确答案,那么便有资格快快乐乐地上学了。
协助幼儿愿意上幼儿园
对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充满陌生的环境,心理上的杀戮战场。因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 分离焦虑 ”是在幼儿园产生的。
谈到上幼儿园,每个孩子都余悸犹存,只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亲人的地方。在妈咪离去时,疯狂地喊叫哭泣,无助地趴在地上,此种恐怖的记忆对孩子而言,有种被撕裂与割离的情愫。所以如何使孩子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对父母而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须要克服的难关,此时期的 亲子教育 对幼儿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生另一种转变与蜕变。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其实,协助孩子愿意上幼儿园并非难事,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便可应付裕如。
以下的策略与方法可提供为人父母者参考:
首先是为孩子找友伴,同龄的或大一、两岁的小孩。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
其次是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上二餐定时定量,中午要睡午觉; 第三是常带孩子到 户外运动 、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是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我自信心; 第五是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提供幼儿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在未上幼儿园时,先养成其规律生活的习惯与自动自发的生活,将来才能适应团体生活,不致于因为生活的改变而导致适应不良。
减少挫折、增强自信心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点点滴滴累积而成。所以家长必须要花时间和心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与其它小孩子认识,建立友伴与同侪关系。养成孩子正常作息和训练孩子大小便,最终目的在于使孩子适应团体生活,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这些习惯,很容易在团体生活中受到挫折,降低其自尊心;其次增加幼儿园老师的困扰,容易遭到同学们的讪笑,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失去自信心而退缩畏怯,不敢轻易尝试与冒险,缺乏进取的精神。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1.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孩子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玩,使他逐渐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如果家长本人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请邻居中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了解幼儿园的一些常规。另外,家长事先可以去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利用故事和 儿歌 ,使孩子向往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讲有关幼儿园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他们学习本领的地方,使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3.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 小伙伴 玩,以培养他们的 交往能力 和乐群性。
4.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 自理能力 。如自己 吃饭 、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5.主动和老师接触,使孩子在入园前能认识老师,并帮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
进入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只要引导有方,相信孩子是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的。
关于【宝宝几岁读早教】和【孩子多大就可以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