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支持早教,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没有早教?
小时没早教但长大后智商依旧比同龄人高,说明了:早教有时反而误人子弟,效率和思维方法才是关键,选择和兴趣比努力重要,人与人间的天赋还是有差别的。
如果不合理对待早教,往往容易将天才儿童培养成庸才。培养的真谛是激发孩子的天性,当苹果掉下来时,为什么苹果要往地面上掉而不往天上掉,这个问题困扰了牛顿,家长和老师没办法帮忙他解答,只有牛顿自己才有答案,于是有了牛顿定律。而早教往往过早将答案告诉了孩子。
一、产业化的教育和早教是很难教出天才的,反而会误人子弟早教课本、早教机构批量产生,模式化的早教课程、早教模式,低门槛化的早教老师;出于经济驱动、为收更多培训费,步步设消费陷阱的早教课节奏能培养出什么天才呢?
1、早教属于人为干涉,过早切断了小孩子对环境和对天地的自然感知,而这恰是人类和动物最富贵的原始应激能力。
2、过多过杂的早教信息和培养,分散了小孩子对自己天性和自然专注领域的关注力。
3、早教人为延长了孩子学习同一领域内容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严重浪费了学习时间,造成效率和效果低下。
对于给小孩报很多早教班,买很多早教资料,花大量时间陪读、陪学,我是很反感和反对的。这比我们自己小时候填鸭式教学更可怕,小孩太小无从甄别对错,过度陪读和陪学,养成了很重的依赖心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反而不易养成。
这和课后辅导班开小灶一样,甚至和我们大人上班期间没完成工作,要加班的概念差不多;同样的内容没进行挤压时间完成,反而放纵了孩子可延长学习时间,家长还开开心心帮着买单。
正如其他网友说的,早教培养的更多只是情商,而不是智商;早教不一定让孩子更聪明,过早和过度开发,反而让原本聪明的儿童变得平庸。
二、挤压时间高效学习,重点培养自学、自查和自问系统思维以达芬奇为例,他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让人惊叹不已,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能这么博学、这么富有精力,在如此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
他很多方面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都是靠自学成才,他的《哈默手稿》集结合他物理工程学,机械动力学,生物工程学,人体解剖学,天文学和建筑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晶,而且用最完美的一系列数学公式将它们表达出来。他第一个画出子宫中胎儿、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由于着迷飞行现象对鸟类飞行的详细研究后设计出飞行机器和直升机、绘制出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概念草图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领域、任军事工程师设计了数种军事机械。
这些都与早教无关,很多成就甚至是在他中青年和晚年才开始自学并研究出来的。他的成就反而与他的效率和思维方法有关,他喜欢将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做出个性和特色,形成了他独特的高效思维和方法。所以他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无限多知识的学习,不但学得快学得多,还学得好并获得成就。
以我自己为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花了一个暑假基本就将初二和初三的代数、几何、化学、物理自学完毕,达到我姐及她班里解不出来的加星号题,我也能解得出来。此后两年我上课基本都在睡觉、看小说,但还是保持年级第一的成绩。一方面说明,人和人之间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差异是很大的,通过挤压时间是可以高效学到知识的;另一方面说明,比同班同学早学会,并不见得是好事,后面还是在浪费时间。
我跟孩子们强调的是: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更要知道自己怎么更好地去学?其他人用一天学完的,你能用半天学完,那么就是胜利,就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去玩、去娱乐、去做别的事情。
三、选择笨鸟先飞等于起点就输了,孩子自我激发兴趣首选生活品质提高,很多家庭条件都变好了。父母、爷奶、甚至老祖宗都围绕着家里一两个小孩的教育转,生怕小孩落后于别人。殊不知,正是这种情形才造成小孩培养得不甚成功。太多家长的意见元素在里面,也太多家长的殷殷期盼在里面,恨不得越早开发早教越好,太过顺畅的环境,太过早慧,小小人生是碰不到太多疑问,哪能像爱迪生一样有十万个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人儿被那么多早教课排得满满的,稍没学好,家长就捉急,哪有时间能容许孩子停下脚步好好想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如果当父母的都不相信自己的子女是可以通过方法、通过效率改善去追赶其他同龄小孩子,一定要给他报很多早教班,甚至要通过在母亲肚子里就要开始胎教,这不就等于在智商上要放弃与其他小朋友比拼,而选择了最下策的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以长时间付出来换取他表面上的多才多艺么?而且作为家长过早干涉了孩子的兴趣,这个班也报,那个班也报,那么孩子都被整懵了,如何分辨出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
四、人与人间的天赋还是有差别的,勤其实补不了拙只能补缺爱迪生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个灵感是天赋、是思维、是高效方法的触发;没有这百分之一的正确触发,那么后面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勤奋和时间付出补不了智商,只能补自己在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和不精通。
所以给孩子报早教班,作为家长要知道:为什么而报?是让孩子学什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好?是学知识还是真正的思维本领?凭这本领他可以举一反三,他甚至可以自学成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关于此问题,大家若有补充或交流,可以留言区互动。我是平易近人房贝勒,喜欢假装一本正经趣说房产。欢迎你伸出友情之手点点关注,你的点评、点赞也是我原创的动力,如需转发请先行联系我,感谢理解和支持。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话题是我在妈咪圈中听得最多的话题,它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有共同探讨。
我现在是一位1岁3个月的孩子母亲,孩子上幼儿园可能还有两年左右,我不会太早地把他送到幼儿园,不管我是闲着还是忙着。
我也时常在想当我的孩子进入到了一个圈子里学习交流的时候,我会送他去学各种兴趣班和早教班吗,我的理性思维告诉我不会的,我的丈夫也不愿这么做,我想孩子更不愿意。
之前读到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我想这就是一种诠释,为什么那么着急啊。孩子的童年时光何其短暂,被各种早教班和兴趣班占满,你有问过他的感受吗,何不愉快的玩耍,让他的童年在快乐中度过。可能会有很多家长要说孩子玩耍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我想说只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可能有想要的结果。
孩子的起跑线是一个没有概念的时间点,看你如何给他定义,其实出生下来就是一条长长起跑线的开始,你能从出生下来就开始比较吗,有的孩子出生富足家庭,有的出生贫寒家庭,他是无法选择的,你能说一开始就输了吗,才不是呢!
我不想让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存在输赢,如果要说这是他必须面对的,那么我愿意告诉他这是比较的结果,不是输赢。
............
我们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了早教班,首先得问问孩子愿意吗,喜欢此门课程吗,如果他排斥拒绝就没必要了。如果他的兴趣浓厚不用你说,他自己都会要求去上那样的早教班。当然当孩子很小无法进行选择的时候,家长只有想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报早教班,这没有任何意义。
每每我看到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孩子们拖着一个类似行李箱的书包我就诧异了,为什们装了如此多的书本,都是要学的吗,看着他们沉重缓慢的步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教育啊,为国之根本,似乎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不这样做就会显得另类。
在一次的饭桌上,听到他们谈论自己的孩子在上七八个兴趣班的时候,我都惊讶了,天呢,脑子里能装下这么多内容吗,他还有玩耍的时间吗?还是说父母为了所谓的面子和虚荣心?我想更多的是后者吧,也许你听到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打算培养成全面型人才的时候你就紧张了焦虑了,不管家里的经济情况是否允许,也给他报几个班试试,这就是典型的虚荣心左右你啊。
父母们啊,我们不要把责任和希望放在第三者身上,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负责人,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管什么兴趣班和早教班,如果你都是一个天天在麻将桌上流连忘返的人,你怎能祈求孩子有很多兴趣和出色的表现呢,对吗?如果他每天都沉浸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当中,耳濡目染,再请求上早教班或是兴趣班那自然是锦上添花。
让孩子自由飞翔吧。所以给孩子报早教班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风,这毕竟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前提和基础还是得由父母来打牢实。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欢迎亲们评论区中留言。
宝宝上幼儿园前该不该坚持送早教?
这也是回答我的好姐妹,二胎妈妈。
一一上早教机构相对比较早,考察了近一个月,正式上课应该是快9个月,计划上到幼儿园。如果不是疫情影响,现在应该可以上完了。说说我的想法:
一、有没有必要上早教?
如何定义早教?我个人定义就是家长在宝宝合适的月龄针对不同的发育阶段有意识的引导。所以,早教要学习的不是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在这一点上,任何早教都是有必要的。只是现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以及家长的普遍焦虑,让我们对基本信息丧失了判断力。
捋一捋现在的早教形式。
1、家长通过学习自己在家学。这是一本万利的方式,买书看书,关注高质公众号就可以获取。一一6个月前基本就是我不停陪玩,每天记录,回忆起来也是很幸福的时光。
2、线上课程。成本较低。巧虎、小步亲子、年糕妈妈、点点橙、可可狮等,早教产品开发也紧随时代步伐,再到英语启蒙、艺术启蒙甚至数学启蒙(以后可以再写一篇)。只要用心筛选总能找到合适的。一一从20个月开始用的巧虎订了两年。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小步亲子也订了,主要是为了方便家里阿姨陪玩,2岁之后感觉有点用不上,在外面疯玩比较多。小月龄可以订上,个人觉得很受启发,尤其是父母课堂。
3、线下早教机构。这是本篇重点讨论的。决定给一一报早教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想法。7个月左右带一一和我一起上亲子瑜伽,录了个小视频发给奶奶看。(30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园长,也就是我的妈妈)奶奶说不行,得让一一上早教了。视频中是一一和小哥哥抢瑜伽球。按说这问题也不大,这个月龄抢东西很正常。奶奶说的一点很中肯,戳中了我们的软肋。接下来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早教机构考察。她说我们生活在北京,周围没有一起长大的玩伴,家里就是爸爸妈妈和阿姨,偶尔朋友们来看看,带着出去玩,但是小朋友需要他自己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和同龄孩子的相处,在相处中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和社交能力。我反思,确实,家里所有的玩具都是他的,他想要的东西基本都能满足,带着出去玩遇到小朋友也就是蜻蜓点水的告诉他要学会分享,分享完玩一会又各回各家。而朋友家的孩子又离的太远,不可能朝夕相处,一年约上几次都是多的。有说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显然我们提供的环境是不能满足的。早教中心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给一一找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而我和爸爸在这里也学着怎么陪玩。
(配图:一一上课ing,有些高难度动作没人指导在家真不敢尝试。)
二、如何选择早教机构?
给孩子挑任何东西都是一个费心费力的活儿,但是用心筛选了肯定能避免很多后期的麻烦。(题外话:面试100多个阿姨的经历也不是谁都有吧。仰天长叹。。。)身边朋友都没有这方面的经历,靠口碑pass只能靠自己。
分享一下我选择早教机构的经历:(这里不做机构推荐)
1、首先以我家为中心方圆10公里的早教机构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接下来的就是预约试听。每家机构侧重点都有差别,但是现场考察是必须的。用了一个多月试听不同的机构,也就越来越了解。(考察到最后一家,负责人说没遇到我这样的家长,直接可以去他那上班了。。。)
2、
其次,试听。保持孩子好的状态是没必要,孩子是最不可控因素,所有试听的课程,一一没有一节课程是开开心心上完的,不是困了就是饿了。这样也好,不会误导我一一可能喜欢这家可能不喜欢那家。
3、考察内容:硬件。安全卫生是第一位的,刚会爬的宝宝,探索欲强烈,正值口欲期,再到踉踉跄跄的学步期,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安全都是必须的。
软件。如果对早教课程体系没有一定了解,这一项可以直接忽略。看看整体的氛围,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工作人员有没有尽心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这都是可以感知到的。
如何选择?
1、距离。离家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羡慕那些在家门口就有早教中心的宝宝。开放日敞开玩。我最后选择的机构离我家距离大约是10公里。开车30~40分钟。同一品牌店离我家更近但没选择是因为交通不可控,商圈交通堵塞,时间耽误在路上太可惜。
2、价格。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每家机构都有各种课包+促销,综合看看均价,可能差不多也可能相差甚远。有一家新开的机构给的价格很心动,但综合考虑还是pass。这一点量力而行即可。
3、顾问。这是和早教机构联系的纽带,但是都是销售性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愉快与否影响到心情。有一家我是生生被顾问吓到了,尽管是可以作为第二选择还是pass。
三、题外话
如果资金充足,时间可控,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早教机构坚持上课,长期下来收获肯定会有的。但是,寄托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别人上了我也要上,一定要在课上学到什么,那还不如给孩子找个玩伴自己带着玩,给予高质量陪伴。
(配图:这家机构在业内以运动为特色,但并不是只适合男孩,和一一同班的小姑娘毫不逊色。)
(配图:难得的一次爸爸们齐上阵,丧偶式育儿看看。)
(配图:一一最爱的老师。万圣节主题。)
早教机构作为舶来品在国内遍地开花,鱼龙混杂是肯定的,作为考察了一个多月,写下来攻略的老母亲,表示前期的费力好过后期的闹心。
最后,早教是必须的,但早教课不是必需品,量力而行即可。
愿所有宝宝们健康成长!
胎教有没有用?
我以前没接触胎教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其中的原理,就没觉得它有多重要。
直到我买了孕产书,上面写了从孕1月到孕10月不同的胎教后,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原来胎教可以这么多样化和丰富化。😁
胎教真的非常重要,就像书里说的:
1、什么是胎教?胎教就是对胎宝宝进行各种定时定量的良性信息刺激。
2、胎教有哪些形式?(1)情绪胎教;(2)运动胎教;(3)语言胎教;(4)音乐胎教;(5)美学胎教;(6)抚摸胎教;(7)知识胎教;(8)意念胎教;(9)营养胎教。
上面这几种胎教形式,只要你们觉得喜欢,胎宝宝也喜欢,就是最好的胎教。
☀️这些内容我会以图片形式放在下面,方便你查看。☀️
3、胎教能让宝宝更聪明!(1)听到音乐很高兴;(2)情绪稳定;(3)说话早;(4)走路早;(5)小手灵活;(6)喜欢看书。
看到这些我还挺兴奋的,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想让孩子做到的。胎教的作用原来这么大。
4、每天胎教的时间?(1)中午12点;(2)晚上8点左右。
广义上来讲,在不影响准妈妈和胎宝宝休息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胎教。
我现在还在备孕阶段,我也开始尝试制定一些胎教计划😄
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够帮助到你,喜欢就点赞评论关注我哈😄
关于【为什么支持早教】和【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没有早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