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有什么政策,育儿证和育婴师证有什么区别?
1、证书不同:育婴师是国家职业等级证书、母婴护理是国家职业单项能力证书。
2、等级不同:育婴师目前,我国分三个等级:高级(三级)、中级(四级)、初级(五级)。属于国家职业名录之一的生活服务类。母婴护理是,一种专项能力证书。没有级别,相当于只有最低级五级。
3、培训内容不同:育婴师的培训内容为:0~3岁婴儿的科学育儿,在如何正确、科学的照顾0~3岁婴儿有专业的能力。母婴护理的培训内容:兼顾宝妈和宝宝的专项能力,一般照顾宝妈的内容占八成,相对育婴师培训内容比较普通,基础。但是优点是范围广,并且涉及到照顾宝妈。
4、政策待遇不同:育婴师是职业等级,比如持有三级育婴师和教师证可以作为育婴师讲师合规授课,再比如某些省份把育婴师作为紧缺职业人才,有一定的培训补贴(例如上海2018年,培训初级育婴师,政府补贴80%的学费)。还有一些地区把职业等级作为入户积分的参考项。(一般为三级)
早教市场前景如何?
谢谢邀请
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早教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好多90后的父母注重孩子的教育,我跟前就有一个右脑潜力开发,上的宝宝可多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
办哪些相关手续,就不知道了。
2021年有关学前教育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90后、95后甚至是00后的父母成为主流,据有关调查显示:其中有超过八成的家长有婴幼儿托育、早教需求,新一代父母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对托育服务需求的提升,使得我国早教、托育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也在逐年上升。在2021年初,关于学前教育方面《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利好政策频频出台,这一次,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力度。
好晴朗托育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在少儿人口数量相对稳定的助力下,好晴朗认为:未来10年,我国学前教育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拐点。
其一:早幼教行业越来越低龄化,用户下沉趋势明显,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能够看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双向需求
早教行业分析?
国际教育部于2000年正式提出《学前教育从0岁开始》的政策,学前教育的范围从原有的3-6岁,扩充为0-6岁。此外,2001年9月还召开了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围绕儿童早期教育问题进行讨论,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和公众也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长望子成龙凤的美好愿望驱动了早教市场的繁荣扩大。
早教行业分析显示,1998年,以红黄蓝和东方爱婴成立为标志中国早教行业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早教行业呈现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并进,大型连锁机构和小微区域品牌共存的格局。早教中心的发展阶段领先于托育中心,却有着和托育中心类似的属性:品牌背书有助于提高家长信任度。因此,从用户行为模式出发,家长倾向于选择知名早教品牌;知名早教品牌扩张提速,同时一些小机构选择加盟知名品牌;最终或将导致早教行业呈现寡占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渐由物质消费转移到精神消费上,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社会的激烈斗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教育成为家长最关心最重视最舍得花钱的地方。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选定全国14个地区进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在试点通知中,教育部提到以公益普惠作为基本目标,重点探索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等方面。伴随着行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国家政府对早教行业重视程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也将为我国早教行业科学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行业自身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早教还是洋品牌都因种种弊端遭遇发展瓶颈,早教市场面临洗牌,呼唤更科学规范的早教体系的诞生。中小早教机构生存难度加大,而大型早教机构则全方位发展,管理趋于规范化,市场强者愈强、弱者面临淘汰的局面。市场整体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早教市场规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是早教行业品牌化。随着家长对早教行业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早教机构独特的特色以及专业的服务将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主要考量因素。
据早教行业分析,目前,我国1-3岁幼儿约有1.3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新一轮生育高潮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早教托管市场潜在消费人群十分庞大。预计到2021年,我国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160亿元。
关于【早教有什么政策】和【育儿证和育婴师证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