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开始早教中心,请问早教真的有用有必要吗?
送不送早教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当然这个人指得不是宝宝, 而是宝妈自己和其他养育者是不是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育儿知识,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在谈到0-3岁的大脑发育问题上,早教机构没有忽悠人,队友是脑科学家,脑科学界是认可0-3岁是宝宝发育的黄金期这一说法的。大脑的神经元细胞只有通过突触连接才能构成神经网络,发挥功能。这个突触就是由刺激产生的。0-3岁是突触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一过没有发育好的突触会被修剪掉,大脑便会失去这一部分神经网络,因此积极的正向的刺激对宝宝的神经网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早教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对大脑产生足够多的刺激,让宝宝的大脑准备好。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的号,最近正在总结0-3岁蒙氏教育的读书笔记。
但是早教机构没有说的是这些积极的正向的刺激最好来自亲密的人。两岁前对幼儿最重要的是亲子连结,婴幼儿的天性是要寻求和长期养育者建立的亲密关系,这样的亲密关系最有助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如果宝妈和其他养育者能在日常陪伴里融入一些亲子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不去早教也没什么关系。
答主坐标美国加州,这里是没有早教班的。但是有很多日托中心。因为产假很短,双职工爸妈一般都会把孩子送进日托中心。日托中心会按照加州教育部门的早期教育导则,从五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早期启蒙,所不同的是日托的老师,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陪伴宝宝,构成了亲密的养育关系,因此由她们实行的早期教育和爸爸妈妈做起来效果是一样的。
那么早期教育应该关注哪五个方面的培养呢?
精细动作:蒙氏以及现代脑科学都认可手的能力对于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大动作:影响宝宝的运动能力,协调性,空间感,方向感,大脑发育
认知:虽然3岁之前不具有显性记忆,但是接触外界环境越多,对大脑的刺激也就越多
语言:1岁以前的婴儿具有极强的语言识别能力,据说是因为需要做好准备学习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所以是语言输入的黄金期。具体可以学习二语习得理论。
情感交流:作为社会性动物,这也是重要的能力。
陪伴的具体方法内容比较复杂,可关注头条号。但是可以简单总结为多说话,多唱歌,多听音乐,多接触不同语言,多玩儿,多出门看看,多练习各种手部动作,多爬多练习平衡,多接触同龄人,如果宝妈及养育者能做到这些,一个星期几个小时的早教课不去也罢。
但如果宝妈及养育者想要学习更多的陪伴手法,去好的早教和老师学一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早教中心的那点时间远远不够,回家还要好好花功夫,真正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来自养育者的。
配图可以看出日托和早教机构的明显差别
孩子多大适合上早教班?
早教班一般比较适合6个月到3岁的孩子,若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上早教课有一定好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于早教。要以家庭早教为主,教育中心早教为辅,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生长。
孩子比较小,上早教班能够让孩子身心发展的更快,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期学习知识和操纵语言的能力也会更强。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早教班,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内向,对家庭依赖感较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上早教班,最好不要给孩子太大刺激,以免出现相反的作用。
专家提示:早教班适合的孩子是6个月到3岁左右,如果想要对孩子进行早教,要以家庭早教为主,教育中心早教为辅,最好不要单纯依靠于教育中心早教,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早教多大能上音乐课?
专家表示,0-3岁是宝宝脑力发育的黄金时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的阶段,音乐在孩子这一成长阶段对启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吉姆的音乐课分为6个阶段,M0: 阶段0 (0-8个月)、M1: 阶段1(9个月-1岁半)、M2: 阶段2 (1岁半-2岁半)、M3: 阶段3 (2岁半-3岁半)、M4: 阶段4 (3岁半-5岁)、M5: 阶段5 (5岁-7岁),所以你的宝宝适合上M1阶段的音乐课。
上早教班用处大吗?
我不主张孩子过早上早教班
,现在的早教课也都比较贵,
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量力而行就好。
但并不意味着不对孩子进行早教。我觉得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在孩子脑发育的黄金期,去培养他的感知觉和思维能力。说真心话,如果你简单地把早教理解为,让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多算几道加减法,那完全走偏了。你的这种做法很可能让孩子变得厌恶学习。我们说锻炼孩子的感知觉和思维能力,还是要回到生活中,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尝试。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往往是通过各种游戏,在玩耍中得到智力开发。比如🈶️很多玩具,都是胖哥美妞玩的非常好的,有助于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特别是亲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它能让孩子透过作者的语言,帮孩子打开认知世界,感知生活的窗子,启迪孩子去思索、去想象。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陪伴质量。没有谁比我们更爱孩子,也没有谁比我们更希望孩子好。与其把早教这么重要的事情寄托在早教班上,不如自己下功夫去引导孩子,只要你肯用心,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比上过早教的差。贵在坚持因此,不要把早教想得很容易,但也别把它看得很难。说到底,你的家庭才是最适合你家孩子的早教班!培养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发表评论